-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唐高宗永徽年间洛州长史贾敦实的玄孙,夏官郎中贾膺福之曾孙。祖父贾渭,官丹徒县丞,父贾宁,徐州录事参军赠工部侍郎,母京兆杜氏,赠扶风郡夫人。进士高第。太和初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转兵部,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姑臧县男。九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兄贾竦工诗,善书,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
2024/07/20
5506
-
李同捷(?-829年),唐藩镇,横海节度使李全略之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三月,横海节度使李全略去世,其子李同捷擅自为留后,并重贿邻近藩镇,以求继任为节度使。唐文宗李昂继位后,李同捷希望得到朝廷承认,于元年三月初一遣掌书记崔从长和其弟李同志、李同巽入朝,请求归附。
2024/08/10
3744
-
史宪诚(?-829年),字号不详,建康郡表氏县(今甘肃省高台县)人,祖籍西域史国,粟特族。唐朝中期藩镇军阀,北海郡王史周洛之子。少有勇名,随父从军。平定平卢(李师道)叛乱,拜御史中丞。长庆二年(822年),担任魏博兵马使。鼓动军士骚动,逼死节度使田布,自称留后。朝廷无奈,授检校司空、河中节度使,册封千乘郡公。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发生魏博兵乱,为叛军所杀,追赠太尉。
2024/07/20
9894
-
李程(766-842年),字表臣,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宗室、宰相,唐太祖李虎七世孙,滁州刺史李鹔的儿子。出任大郑王房,勤奋好学。贞元十二年(796年),考中状元。通过博学宏辞科考试,出任节度使幕僚,累迁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品性懒散,故有“八砖学士”之称。唐宪宗即位,历任益州司马、兵部郎中、知制诰,迁京兆尹、检校礼部侍郎。唐敬宗即位,拜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册封彭原郡公,出任河中节度使。唐文宗即位,授右仆射,出任检校司徒、山南东道节度使。唐武宗时期,迁检校右仆射、东都留
2024/08/10
7943
-
柏耆(?~829),字号不详,魏州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平原郡王柏良器之子。
2024/07/20
2468
-
马总(?-823年),字会元(《道藏》本作“元会”)。扶风(今属陕西)人。唐朝中期大臣、学者。马总自少孤贫,但好学不倦。又为人刚直,慎重交友。早年任大理评事,后被义成节度使姚南仲辟为从事。因监军薛盈珍诬陷,马总被贬为泉州别驾,险些为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害。唐宪宗即位后,历任虔州刺史、安南都护、桂管经略观察使。他在南海任职多年,清廉刚正,深得当地少数民族的拥戴。淮西之乱时,出任淮西宣慰副使,随宰相裴度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战后,留任彰义军留后,颁教令,严赏罚,使淮西风俗一变。旋即升任淮西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
2024/08/11
7744
-
王稷(?-822年),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大臣,太尉王锷之子。初以门荫,拜鸿胪少卿。散尽家财,结交权要。长庆二年,出任德州刺史。善于抚众,且得其心。横海军节度使李全略见财起意,密教军士杀死王稷。
2024/08/10
7077
-
钱徽(755年—829年),字蔚章或作尉章,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父亲钱起是天宝十年(751年)的进士、诗人,是当时的十才子之一,官至尚书郎。唐代大臣。钱徽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得到良好的教育。后于唐德宗李适贞元初年,进士及第。元和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元和十一年(816年),以财力不继请罢淮西之征,触怒宪宗,出为虢州刺史。穆宗立,入拜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有人告发他取士不公,唐穆宗特取进士及第的郑朗等十四人复试,其中多为大臣子弟,结果仅三人所试粗通,与及第,裴撰特赐
2024/07/20
1083
-
侯希逸(704-765年),平卢军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人。唐朝地方割据将领。侯希逸自幼习武,初为安禄山部将。安史之乱后,不肯附逆,袭杀徐知味,归顺朝廷。乾元元年,拜平卢节度使。不堪安史叛军和奚族所扰,迁址于青州,拜平卢淄青节度使,从平史朝义叛军,图形凌烟阁。大历十一年,加上柱国勋,封淮阳郡王,日益骄纵怠政,崇信佛教,性好游猎,军民受苦。永泰元年(765年),兵马使李正己发动兵变,驱逐侯希逸。遂入朝,拜检校右仆射,知尚书省事,迁司空。卒于任上,追赠太保。
2024/08/10
7516
-
薛平(753年—832年2月25日),字坦涂。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右武卫大将军薛仁贵曾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孙、昭义节度使薛嵩之子。薛平出身河东薛氏南祖房,十二岁时为磁州刺史。后入朝任职,宿卫南衙三十年,历任左龙武大将军、义成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平卢节度使,在地方颇著政绩。宝历元年(826年),拜河中节度使,累封韩国公。大和四年(830年),被召为太子太保。次年,以司徒致仕。大和六年(832年),薛平去世,年八十。册赠太傅,谥号“成肃”。《全唐文》《唐文拾遗》录有其文。
2024/08/10
5199
-
王智兴(758年~836年),字匡谏,怀州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左武卫将军王靖曾孙,右金吾卫将军王瑰之孙,太子詹事王缙之子。少以骁勇果敢著称,初任徐州李洧亲兵。建中二年(781年),淄青节度使李纳反叛,进攻徐州。王智兴受命进京求援,带兵解除徐州之围,成为徐州独当一面的将领,镇守滕、丰、沛、狄等四州二十年。元和十三年(818年),讨伐李师道有功,迁侍御史,拜沂州刺史长庆元年(821年),拜武宁军节度副使,率军讨伐河北叛军,趁机夺取节度使崔群权位。朝廷无力征讨,以为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自此
2024/07/20
8255
-
李愿(?—825年),字号不详,陇右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大臣,西平郡王李晟之子。谦虚谨慎,凭借父勋,拜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贞元十二年,转左卫大将军,袭封岐国公。元和年间,历任夏绥、徐州、凤翔、宣武军四镇节度使、随州刺史、左金吾卫大将军。长庆四年六月,出任河中节度使。宝历元年六月,去世,追赠司徒。
2024/08/11
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