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廷玉(?—773年),籍贯不详。唐朝中期名将。郝廷玉出身行伍,骁勇善斗,为李光弼帐下爱将。后随其讨伐安史叛军,于河阳之战中奋命先登,力破叛军,生擒叛将徐璜玉。累功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封安边郡王。其后随李光弼镇守徐州。李光弼逝世后,入朝为神策将军。仆固怀恩引诱吐蕃、回纥骑兵入犯长安时 ,郝廷玉与马璘等率军抵御。历任河南副元帅都知兵马使、秦州刺史等职。大历八年(773年),郝廷玉逝世。获赠工部尚书。
2024/08/10
5269
-
李光进(759―815年),原姓阿跌氏,字耀卿,太原郡榆次县(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使赵村)人,铁勒族。唐朝时期名将,鸡田州刺史阿跌良臣之子,河东节度使李光颜兄长。李光进勇敢坚毅,沉着果断。投靠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定居太原郡。跟随名将马燧平定李惟岳和田悦叛乱,屡立战功。历任牙门将,迁御史大夫、代州都督,册封范阳郡公。元和初年,参与平定夏绥杨惠琳和成德王承宗叛乱。元和六年(811年),迁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等,受到朝廷下诏褒奖。元和八年秋(813年),调任灵武军节度使,册封安定郡王,赐姓李氏。
2024/08/10
1398
-
郭晞(?-794年),唐朝将领郭子仪与霍国夫人王氏之子。唐朝官员。郭晞少年善骑射,经常随父郭子仪征伐。初,郭晞以战功授左赞善大夫。随广平郡王李俶(即唐代宗)收复两京,力战于香积寺、陕西,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后以功拜殿中监。广德二年,加御史中丞。广德二年(764年),领朔方军授邠州,击破吐蕃、回纥。永泰二年(766年),检校左散骑常侍。大历七年(772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十二年(777年),丁母忧。服除,加检校工部尚书,判秘书省事。建中二年(781年),丁父忧。朱泚之乱,郭晞潜逃至唐德宗所在的奉天
2024/08/10
5359
-
白元光(?-786年),字元光。突厥裔人。朔州刺史道生之子。中国唐朝时期军事将领。白元光初隶父军,任节度先锋。安史之乱时,率其所部结义营跟随李光弼平乱,后因功迁太子詹事,封南阳郡王,为两都游弈使。及平长安,率兵清宫,进击余敌,身被数创,肃宗亲为敷药。转卫尉卿,兼朔方军先锋。史思明围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为李光弼统骑军。其后历任灵武留后、定远城使,戍边多年。贞元二年(786年),白元光卒。
2024/08/11
2982
-
白孝德(715年—780年11月15日),字孝德,安西延城(今新疆库车县)人。唐朝中期名将,龟兹王族后裔。勇猛强悍,精于骑射,应征从军。安史之乱后,跟随仆固怀恩入关勤王,屡立功勋。两京光复后,隶属司空李光弼麾下。乾元二年(759年),参加河阳之战,斩杀叛军骁将刘龙仙。宝应元年(762年)出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迁邠宁节度使,奉命抗击吐蕃,拜检校吏部尚书,封昌化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担任太子少傅。大历十五年,逝世,时年六十六,追赠太子太保。
2024/08/10
2683
-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国唐朝政治家、理财家,盐法改革者。第五琦少为吏,以富国强兵术自任。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安史之乱时历任北海郡录事参军、江淮租庸使、山南等五道度支使等。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第五琦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充江淮租庸使,创榷盐法。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被任命为盐铁使,主持盐业改革,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乾元二年(759年),第五琦任宰相,铸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通宝。后以物价飞涨、盗铸蜂起,被贬为忠州长史。唐代宗时起为
2024/08/10
5158
-
唐时高密东莞人。臧怀恪子。肃宗上元二年,为邠宁节度使。三年,迁山南西道节度使。代宗永泰元年,以太子詹事,兼集贤院待诏。大历四年,拜渭北节度使。封鲁国公。卒于镇。
2024/08/11
5395
-
据《唐会要》记载,卒后追赠吏部尚书,谥号为宣。
2024/08/11
2145
-
来瑱(?-763年),字号不详,邠州永寿县(今陕西省永寿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右领军大将军来曜之子。崇尚名节,心怀大志。随父镇守安西四镇十年,历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迁颍川太守兼任防御使。屡次打败安史叛军,人称“来嚼铁”,迁淮南西道节度使。平定永王之乱和收复两京,授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颍国公。历任殿中监、凉陕襄州刺史兼节度使。由于部下裴奰陷害,受到唐肃宗猜忌和冷落。唐代宗即位,诛杀裴奰,入朝请罪,授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等。宝应二年(763年),得罪权宦程元振、王仲昇,坐罪贬为播州县尉,途中时赐死
2024/08/10
8145
-
邓景山 (?—762年),曹州济阴人,唐朝大臣。邓景山以擅任文职著称,初由大理评事升任监察御史。后历任青齐节度使、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丞等。宝应元年(762年),邓景山担任太原尹,封南阳郡公。同年,由于邓景山管理军队不当,致使部下发生叛乱,邓景山遭到部下杀害,谥曰敬。
2024/08/10
5190
-
李国贞(715-762年),本名李若幽,字南华,陇西狄道(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淮安郡王李神通玄孙。开元年间,起家绵州参军,迁岐州录事参军,出任殿中侍御史、襄阳司马、房陵太守,入为长安令,迁秦汴二州刺史。安史之乱后,迁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保卫唐玄宗,入为殿中监、检校户部尚书,出任绛州刺史,跟随太尉李光弼平定安史叛军。上元三年,为贼所害,时年四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
2024/08/10
3044
-
薛兼训,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 人,唐朝中期大臣、将领,户部尚书五原郡公薛泰之子。薛兼训出身河东薛氏西祖房。安史之乱时任河南副元帅都知兵马使、殿中监兼御史中丞、越州刺史、镇东军节度使等职,讨伐安史叛军。后加御史大夫,再知越州。代宗大历五年,授检校工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受封高平郡王,坚辞不受,改封韩国公。
2024/08/11
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