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崎郭氏墓群 编辑
百崎郭氏墓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下埭村、里春村,是明朝时期墓群,面积约1700平方米。
百崎郭氏墓群系百崎回族乡郭氏的一至七世祖墓。墓均为阿拉伯伊斯兰式结构。除清代郭淑献墓为泥灰构筑外,余皆为石构。郭仲远墓石棺盖四周雕有云纹、连枝花纹和阿拉伯文《古兰经》句;郭仁源墓石棺盖亦刻有连枝花纹;郭淑献墓碑阴刻阿拉伯文美术字体《古兰经》句。百崎郭氏墓群是研究回汉文化交流、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7日,百崎郭氏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百崎郭氏墓群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下埭村、里春村
所处时代:明朝
占地面积:约 17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179-2-012
百崎郭氏墓群
伊斯兰教须弥座塔式结构
郭仲远墓
郭仲远墓
郭仕初墓
郭仕初墓,位于百崎回族乡百崎村田吟坑凤髻山坡上。郭仕初,名萌(1371~1449年)仕初为其字,系百崎郭氏肇基祖郭仲远长子。他助父行善举,修路建祠。墓建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1965年墓遭毁,2004年重建。
郭仕初墓
郭仕敏父子墓
郭仕敏父子墓,位于百崎回族乡下逮村东山仔,在郭仲远墓南侧约150米处,四周皆为民宅。郭仕敏(1376~1455年),郭仲远四子,少入少林寺学艺,武艺超群,明初率乡民歼灭人侵倭寇。
郭干平(1419~1487年),郭仕敏长子,善书画,谙武略。明成化年间,倭寇扰掠,他奋力阻抗,“擒渠魁并党徒,无遗者,自是寇不敢再犯。有司上其功,给冠带(钦赐捕盗官)”。
郭仕敏父子墓
伊斯兰风格的花纹
伊斯兰教之阳雕云月图案
据百崎郭氏族谱中的《毅轩公行实》记载:“郭氏,讳仲远,字毅轩,其别号也······公居家勤俭,待物宽宏,铢积寸累而底有成,乃择地筑室于本县二十三都奇山之下,轮焕一新。公生平喜吟咏而尝著作,不浮靡,好施与,而或困乏不责其偿。地连海埭,不时垫溺,公则捐金珠而造石桥,以济人之涉者。自佣砌石路约三百余步,以利人之行者。乡邻死无所归,公则施以棺木而殡殓之。暇则优游泉石而构轩于别业,匾其轩曰‘毅轩’,遂以为号,人亦以其号而号之。”仲远公善举享誉十里八乡。相传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途经泉州,因感其德,而与其结为莫逆之交。
仲远公还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家训,教导后人讲信修睦、善待乡邻等儒家礼法。在其言传身教影响下,百崎郭姓家风世代淳良,回汉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始建于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构筑典丽的郭氏家庙为典型的闽南汉族古厝木石结构建筑风格,但郭姓族裔祭祀祖先又带有明显的伊斯兰教遗俗。郭氏家庙、族规族训等宗族文化形态,象征着回汉民族结构上的文化互嵌。
地理位置
百崎郭氏墓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下埭村、里春村。
下埭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百崎郭氏墓群,路程约21.3千米,用时约3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