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福寺应庚塔 编辑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崇福寺内,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是北宋时期的古建筑。
崇福寺应庚塔建造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位于崇福寺大门右侧,大雄宝殿东侧。应庚塔共有八面七层,为花岗岩石质实心楼阁式结构,高10.9米,底周8.16米。塔体量较小,造型简朴,是福建省内可以见到的唯一一处塔身雕饰着直棂盲窗的古塔。2001年,维修过程中,在应更塔塔基以及塔身中发现上千枚属于多个朝代的古钱币、49面铜镜、5件造型不一的玻璃器及石函。崇福寺应庚塔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历史变迁,作为福建地区最早的石塔之一,其结构比例合理,有平坐无勾栏的做法同其他宋代石塔风格迥异,对于研究宋代石塔构筑和雕刻技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出土的玻璃器,见证了唐宋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
2019年10月,崇福寺应庚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崇福寺应庚塔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崇福寺内
所处时代:北宋
占地面积:约 5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23-3-12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崇福寺应庚塔
2001年9月,经福建省文物局批准泉州市文物部门对崇福寺应庚塔进行过抢救性的落架维修保护,并对缺损的塔刹和塔基部分进行增补。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崇福寺大门右侧,大雄宝殿东侧。应庚塔共有八面七层,为花岗岩石质实心楼阁式结构。高10.9米,底周8.16米,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塔体量较小,造型简朴,是福建省内可以见到的唯一一处塔身雕饰着直棂盲窗的古塔。
塔基
崇福寺应庚塔
塔身
崇福寺应庚塔
塔身分为七层,每层分为三部分,每部分最底层为一圈菱形,边长为0.78米,高0.15米,中间一圈雕饰直棂盲窗图案,边长为0.68米,高0.55米,顶部为仿木结构塔檐。塔每角边长0.65米,檐角之间相距1.15米,底层高1.2米,二层起逐层缩减0.1米,每层都设有佛龛,高0.3米,宽0.26米,进深0.22米,塔上每面雕刻有图案。
塔刹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内出土文物
传说在旧时,每逢时局动荡,古塔就会倾斜,而天下太平时就会自动扶正,因而古塔取名为“应庚塔”。
崇福寺
崇福寺创建于北宋初年,初为千佛寺,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拓罗城,将寺围入城内,北宋元裕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寺”。作为崇福寺标志性的建筑,应庚塔兼具祈福与存放高僧舍利的作用。宋元时期,佛教盛行,人们建造石塔存放高僧舍利,这不仅是当时佛教盛行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的标志。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崇福寺内。
崇福寺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崇福寺应庚塔,路程约2.5千米,用时约1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