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寨坑窑遗址 编辑
苦寨坑窑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境内,西北距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约500米。
苦寨坑窑遗址发掘面积约235平方米,发现9座窑炉,出土了大量的原始青瓷标本,以及少数硬纹硬陶和黑衣陶器、石戈等。经C14年代测定,坑窑距今3400~3700多年,即夏代中晚期、商代中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将中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向前推进200年,改写了中国陶瓷的历史。
2019年10月,苦寨坑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苦寨坑窑遗址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境内
所处时代:夏商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051-1-05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苦寨坑窑遗址
2007年10月,泉州市考古队组织人员前往苦寨坑进行现场调查,采集了许多陶瓷标本,送到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做“PIXE”(质子激发×荧光能谱)检测。结果显示,标本中铁、氧化成分与原始瓷器中的含量比较相符,从而判定是原始瓷器。
2008年至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相关信息第一次被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
2015年底,苦寨坑窑遗址野外考古发掘总面积235平方米,累计发现9座窑炉遗迹,发掘出土大量陶瓷器标本,出土物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和窑具。所测年代序列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8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原的夏代中期至商代中期,距今3400~3700年。
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遗迹
第九窑炉遗迹
Y9位于发掘区的南侧,北侧邻Y4,西南邻Y1,西邻Y2。其西侧火膛壁打破Y2东侧火膛壁。窑头朝向东南,方向134°。窑炉平面呈凸字形,通斜长4.4米,窑底坡度13°。窑炉可分为火膛和窑室。火膛较宽,保存较好。宽约2.63米,进深1.2米窑室平面呈长方形,内宽0.94米,斜长3.75米。窑室顶部已全部塌。窑壁保存较差,东侧残高0.23米~0.4米,厚0.06米,西侧残高0.22米~0.3米,厚0.05米。窑壁烧结度不高,内侧不见窑汗。窑底堆积可分四层,厚约0.38米。
瓷片及装烧工艺
原始青瓷器碎片
苦寨坑窑遗址出土瓷片
苦寨坑窑遗址出土陶器
2018年9月,苦寨坑窑址被公布为第九批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2月,苦寨坑窑址被公布为第一批福建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2019年10月,苦寨坑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苦寨坑窑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境内。
苦寨坑商周原始青瓷窑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苦寨坑窑遗址,路程约27.2千米,用时约3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百崎郭氏墓群
上一篇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