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崖城址 编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崖城址李家崖城址

李家崖城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西部,属于青铜文化遗存,体现的文化称作“李家崖文化”或“鬼方文化”,存在于商代晚期与西周初期。1981年到199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李家崖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

李家崖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垣修筑以堑山为主,少部分为土石相间夯筑或内夯、外彻石。城内发现有房址、窑穴、石板围砌的瓮棺葬等。李家崖城址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城址和北方古代民族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5月25日,李家崖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家崖城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西部

所处时代:商至周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197-1-19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1981年到199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李家崖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

遗址特点

编辑
李家崖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垣修筑以堑山为主,少部分为土石相间夯筑或内夯、外彻石。墙残高3米余,基宽近9米。城内发现有房址、窑穴、石板围砌的瓮棺葬等。该城三面环无定河,小城依无定河而建,在不能以无定河岸为天堑的东西两侧修筑了城墙。城墙基宽9米,高过3米,内外两层。

李家崖城址

文物遗存

编辑
李家崖城址的文物主要有盛放食物的盆碗罐等陶器、生产用的石器、占卜用的骨头及青铜制作的农牧工具及武器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居次,绳纹占多数。石器多为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凿,骨锥、还有卜骨以动物肩胛骨为材料,石雕人像是将人物形象刻画在一块梯形石块上,全身图形像是一具骷髅体,可能与祭祀有关。此外城内还有三座小孩子的瓮棺墓,小孩头骨保存较好,约3至5岁。

保护措施

编辑
2003年9月24日,李家崖城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划定保护区域:

A、1、城址及东城墙外墓区:东西620米,南北150米。东至东城墙外100米,西至细腰关,南、北至断崖。

2、呈里原遗址及墓区:东西300米,南北200米。以山顶为中心,东、西各150米,南、北各100米。

3、草坪场遗址及墓区:东西800米,南北500米。东、南、北至无定河,西至上窑塌。

4、坟圪堆墓区:东西150米,南北250米。以山顶为中心,东、西各75米,南、北各125米。

5、月季花墓区:东西200米,南北200米。东、西、南至山底。北至断崖。

6、圆峁圪塔墓区:东西300米,南北400米。以山顶为中心,向东100米、西200米、南250米、北150米。

7、峰家塔遗址及墓区:东西500米,南北600米。东至小路,西至河床,南至水电站窑洞,北至断崖。

B、1、城址及东城墙外墓区:A区东外延100米,北外延100米,西、南各外延10米。

2、呈里原遗址及墓区:A区四面外延100米。

3、草坪场遗址及墓区:A区西外延50米,东、南、北各外延10米。

4、坟圪堆墓区:A区东、北外延100米至断崖,西外延100米至山底,南外延150米至上窑塌。

5、月季花墓区:A区四面外延至无定河。

6、圆峁圪塔墓区:A区东外延50米至王宿里村,西、南、北外延100米。

7、峰家塔遗址及墓区:A区东外延100米,南外延100米至无定河,西、北各外延10米。

2006年5月25日,李家崖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价值

编辑
李家崖城址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城址和北方古代民族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李家崖城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西部。

李家崖村

交通

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县城驾车,大约1小时30分钟到达李家崖城址。

下一篇 麟州故城

上一篇 杨家沟革命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