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沟革命旧址 编辑
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扶风寨内,建于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22日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转战陕北时期居住过的地方,是当时中国革命的政治和领导中心。
杨家沟革命旧址,依山而建,背靠黄土高坡,面朝河谷地带,占地总面积为1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000平方米。现保存较好的旧址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胡乔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战役大捷大会、东渡黄河动员大会等重要革命旧址。杨家沟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1年6月25日,杨家沟革命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杨家沟革命旧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扶风寨内
所处时代:1947年至1948年
占地面积:1220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随行官兵共计600多人,转战陕北来到米脂县杨家沟村进行革命活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率领中央前委在米脂县长乔备果的陪同下,离开了杨家沟村。
1971年,在杨家沟革命旧址内开始筹建毛泽东在杨家沟革命旧址办公室,征集外调革命文物、图片资料120余件,在新院设陈列展室。
1978年,毛泽东在杨家沟革命旧址办公室更名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并于同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和图文解说,再现了革命历史画卷。
1997年,杨家沟革命旧址办公室成立,根据保持原貌、以存其真的原则,恢复了毛主席办公室、寝室、会客室等旧址,对外开放,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纪念地。
2005年,杨家沟革命旧址内建立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
杨家沟革命旧址全貌
毛泽东、周恩来旧居
毛泽东、周恩来旧居,窑洞共11孔,依山而建,地基是建在从东到西80多米长、9个自然生成形同飞龙的土梁上。其中,中间3孔前伸,外观哥特式尖顶,两侧开门,内设走廊,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在它们的左右两边分别是3孔中式、日式窑洞。在新院东、西两侧又各有一窑洞前伸。从空中看,这些窑洞凹凸交错,三面凸出,两面缩进,呈“山”字形,喻义住宅、家业像泰山一样稳固。窑洞的窑檐下有8个精美的石雕龙头。窑内设置寝室、书房、会客室和厨房、粮仓、卫生间,水磨石板铺地,地板下走烟道,地暖清洁卫生。窑前门台宽敞,置纳凉桌凳,院庭开阔,东南城堡式院墙围绕,门洞上方额题“新院”。
毛泽东、周恩来旧居

毛泽东旧居
张闻天、任弼时旧居,保卫科旧址
张闻天、任弼时旧居,保卫科旧址,古朴深厚,装饰精巧,代表陕北窑洞建筑最高等级,是陕北保存的一组较完整的晚清古建筑。
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旧址
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旧址,布局合理,配置得体,是陕北地区保存的唯一一处家族宗祠与讲堂。
2001年6月25日,杨家沟革命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沟革命旧址对研究陕北地区晚清时期的窑洞建筑有很重要的价值。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沟。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将战争推向国民党统治区,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同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即“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指出,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2007年,杨家沟革命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9年,杨家沟革命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
2010年,杨家沟革命旧址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第二期红色经典景区。
2022年10月10日,杨家沟革命旧址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热搜纪念馆及革命类博物馆前50强。
2022年12月8日,杨家沟革命旧址入选《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位置
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扶风寨内。
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
交通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内乘坐公交7路,在张岔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