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 编辑

四川省德阳市辖县

中江县中江县

中江县,隶属四川省德阳市,地处四川中部偏北,川中丘陵区西部。东邻三台县,南连大英县、乐至县,西接金堂县、广汉市,北毗旌阳区、罗江区、涪城区,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2023年,中江县常住人口94.5万人,户籍总人口134.3万人。截至2023年6月,中江县辖26个镇、4个乡。中江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三国,析郪县、涪县地置五城县,为中江建县之始。是黄继光的故乡。四川丘陵农业大县、人力资大县、扩权强县试点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23年,中江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66.1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3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7.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0:37.8:40.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江县

外文名:Zhongjiang County

别名:凯城

行政区划代码:510623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德阳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中部

面积:2200 km²

下辖地区:26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凯江镇

电话区号:0838

邮政编码:618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34.3 万(2023年)

著名景点:黄继光纪念馆

火车站:仓山镇站

车牌代码:川F

地区生产总值:466.14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宋代文同《梓州中江县新堤记》说:“县为江所环,因名之。”综上可知,县以江名。

中江县中江县

今中江县境古为梁州域。

春秋战国,是巴国、蜀国之间部落酋长郪王领地。

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秋,张仪、司马错率军灭蜀、巴国。后元十一年(前314年),秦国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置巴郡,封蜀侯。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诛蜀侯,正式设蜀郡,推行郡县制。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今中江县境分属巴郡的郪县,蜀郡的涪县、雒县。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蜀二郡地置广汉郡,辖13县。今中江县境属郪县(县治在今三台县郪江镇),东北部地区属涪县(县治在今绵阳市涪城区),西北部地区属雒县(县治在今广汉市雒城镇)。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析郪县、涪县地置五城县,为中江建县之始,辖今县境龙台以北地区。刘禅建兴二年(224年)分广汉郡,立东广汉郡,五城县、郪县改属东广汉郡。

晋泰始元年(265年),省五城县并入郪县。泰始三年(267年),将原广汉郡改名新都郡,原东广汉郡改名广汉郡。咸宁四年(278年)复置五城县。太康六年(285年),省新都郡并入广汉郡,省五城县。太康七年(286年),再置五城县。五城县、郪县同属广汉郡。

南北朝刘宋元嘉九年(432年),因程道养农民起义军占领县城,官军在今杰兴镇玉尺坝置怀归县据守,与五城县并存。又析雒县置西五城县于今古店乡。怀归县、西五城县同属新城郡(郡治在今三台县潼川镇)。南齐永元元年(499年)省怀归县,并入五城县;省西五城县,并入郪县。南齐改“五城”为“伍城”,仍属广汉郡。南梁天正元年(551年)于新城郡置新州,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县治今三台县潼川镇)。西魏废帝二年(552年)今四川进入北朝统治,析广汉郡置玄武郡隶益州,辖伍城一县。557年,北周取代西魏,玄武郡改属新州,仍领伍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玄武郡归属益州总管府辖,伍城县改名玄武县。开皇十年(590年)在今县境东南置飞乌镇,十三年(593年),析原郪县地(当时已属昌城县境),废镇立飞乌县,县治设今仓山镇飞乌坝。仁寿二年(602年),在今中江县城置凯州,辖玄武、飞乌、绵竹(县治在今广汉市北五里巷)、金渊县(县治在今金堂县同兴乡州城村)四县。大业三年(607年),废凯州,改益州为蜀郡,玄武县属蜀郡,飞乌县属新城郡。

中江县城区建设

唐武德元年(618年),蜀郡改称益州,新城郡政称梓州,玄武县属益州,飞乌县属梓州。武德三年(620年)玄武县改属梓州。调露元年(679年)析郪、飞乌2县地置铜山县,上属梓州。

五代十国,前蜀、后唐、后蜀相继据蜀。玄武、铜山、飞乌3县上属梓州。

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今四川地区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四川路,玄武、飞乌、铜山3县同属梓州路。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玄武县为中江县。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为潼川府,梓州路亦改名潼川府路。中江、飞乌、铜山3县随之属潼川府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省飞乌县,并入铜山县。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省铜山县,并入中江县,上属潼川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潼川府为直隶潼川州(即由四川行省直管),下辖有中江县。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省中江县入潼川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析潼川州复置中江县,仍属潼川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潼川府,中江县属潼川府。

民国2年(1913年)撤潼川府,中江县改属川北道(翌年改称嘉陵道)。民国18年(1929年)废道由省直辖县。民国24年(1935年)建立行政督察区,中江县改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6日,中江解放。

1950年1月,中江县上属川北行政公署遂宁专员公署。

1952年9月撤行署复置四川省,中江县属遂宁专区。

1958年10月,撤销遂宁专区,中江县改属绵阳专区。

1968年5月,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中江县属之。

1983年8月18日,建立省辖地级德阳市,中江县划归德阳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中江县地图

1986年,全县共辖12个区、89个乡、3个镇。1个县辖镇:城关镇。2个区辖镇:龙台镇和仓山镇。

1988一1994年,先后撤销辑庆、兴隆场、广福、长安、永太、黄鹿、永兴(原水门)、回龙、冯店、龙台、集凤、万福、通济等13个乡,改设为镇。兴隆场更名为兴隆镇,长安乡改设为永安镇。清烈乡更名为清河乡,玉桂乡更名为白果乡,金水乡更名为石龙乡,岗石乡更名为会龙乡,林泉乡更名为柏林乡,白象乡更名为太平乡,铁佛乡更名为民主乡,联虹乡更名为联合乡,城关镇更名为凯江镇。

1996年7月,撤销12个区公所,将全县原来的58个乡镇撒并为21个乡、26个镇。

1995年12月一1998年3月,先后设立仓山、龙台、凯江、南华4个片区工作委员会,属县委、县政府的副县级派出机构,管辖片区内的乡镇。被撤销的乡设办事处,划归乡、镇管辖。

2001年11月,新建坭金、杰兴、南山、中兴、南渡5个镇,石庙、合兴、柏林、宝塔4个乡;

2002年5月,在原东山、北山乡地域上新建东北镇。

中江县 中江县

2006年4月,全县33个镇、24个乡调整为29个镇、16个乡:回龙、黄鹿、南山、兴隆、辑庆、永安、仓山、普兴、凯江、东北、通济、杰兴、永太、南华、常兴、集凤、龙台、继光、双龙、玉兴、永兴、悦来、联合、广福、积金、太安、冯店、万福、会龙。古店乡、白果、瓦店、青市、石泉、合兴、高店、清河、太平、石笋、柏树、民主、石龙、元兴、通山、永丰乡。6月,撤销仓山、龙台、凯江、南华4个片区工委。

2019年,南山镇并入南华镇,杰兴镇并入东北镇,青市乡并入黄鹿镇,瓦店乡并入永太镇,合兴乡并入辑庆镇,石泉乡、古店乡并入集凤镇,清河乡、太平乡并入兴隆镇,双龙镇、高店乡并入龙台镇,石笋乡并入永兴镇,民主乡并入继光镇,元兴乡并入仓山镇,石龙乡分属联合镇、通山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中江县辖26个镇、4个乡: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玉兴镇、悦来镇、永兴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东北镇、柏树乡、白果乡、永丰乡、通山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中江县,地处四川中部偏北,川中丘陵区西部。位于东经104°26'~105°15'、北纬30°31'~3117'之间。东邻三台县,南连大英县、乐至县,西接金堂县、广汉市,北毗旌阳区、罗江区、涪城区,南北长约110千米,东西宽约40千米,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

中江县人民政府

地质

中江县,属红层丘陵区,为一套侏罗系、白垩系红色砾岩、砂岩、泥岩,出露有休罗系逢莱镇组和白垩系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沟谷、低注平坝分布第四系沙砾层和残坡积层。

地形地貌

中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最大相对高差738米。地貌以连绵起伏的台状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丘问平坝、河谷漫难阶地交相错落。

气候

中江,属四川盆地中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可升快;夏季炎热,少酷暑,多暴雨;秋季多阴绵雨,冬季少雨,干冷空气盛行,多雾口,少霜雪。间有低温、干旱。

水文

中江县,以龙泉山脉为分水岭,境内大小河流16条,分属涪江、沱江水系。主要河流凯江,境内长50.5千米,流域面积23.74万平方米;郪江境内长67.9千米,流域面积39.81万平方米;从岷江引水的人民渠及配套渠道遍布全县,共126条1374.8千米;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42座。

土壤

中江县土壤分类为4大土类、8大亚类、18个土属、32个土种。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中江县中江县

都江堰灌区的人民渠流经中江县境内,主干渠达135余公里,配套支渠达3000余公里。中江县现有蓄水工程18842处,蓄水总量2.03亿立方米。其中,境内有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62座、山坪塘14503口,石河堰1331节,蓄水池2941口。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中江县土地总面积22.004万公顷。其中,耕地9.362万公顷(水用3.153万公顷,水浇地0.013万公顷,旱地6.196万公顷),占总面积42.55%;园地0.254万公顷,占总面积1.15%;林地6.447万公顷,占总面积29.30%;草地0.039万公顷,占总而积0.18%;湿地0.005万公顷,占总面积0.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27万公顷,占总面积13.75%;交通运输用地0.256万公顷,占总而积1.16%;水工建筑用地0.005万公顷,占总面积0.02%;水域1.007万公顷,占总面积4.58%;其他土地1.603公顷,占总面积7.29%。

生物资源

2021年,中江县林地面积59451.84公顷,森林面积64813.4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47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46%,林木绿化率40.81%。全县属针叶林植被型,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纲系,低山常绿针叶林群亚纲系,川柏木林是县境内的主要森林植被,占森林植被的80%以上。以川柏木为乔木层的建群种,在部分地段伴生有少量的桤木、青冈等,伴生树种多呈单株分布。阔叶树的主要种类有桤木、青冈、黄连木、杨(俗名麻柳树)、八角枫、香樟、喜树等,其中以青冈最多、最常见。野生的香樟、喜树(俗名千丈、水冬瓜)、红豆树为二级保护植物。常见的灌木有黄荆、马桑、蔷薇、小叶铁子、火棘、悬钩子、胡颓子、盐肤木等。草本植物以白茅为优势,常见的还有莎草、苦蒿、艾蒿、三叶草、车前草、铁线莲等。

县内常见的野生动物资源有白鹭、灰鹭、燕、鸳鸯、喜鹊、大杜鹃、麻雀等野生鸟类20余种,其中红腹锦鸡、猫头鹰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野兔、花面狸、鼬獾等野生动物近十种,黑斑侧褶蛙、蟾蜍等两栖动物。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在中江县境内发现矿产资源8种:建筑用砂岩、天然建筑用砂、砖瓦用页岩、铜矿、膨润土、饮用天然矿泉水、天然气(属国家统一设置)、泥炭(赋存于河谷注地平坝内,禁止开发利用),发现矿产地80余处。全县的矿种较少,重要矿产资源较贫乏,县境内开采的资源以建筑用砂岩、砖瓦用页岩为主。其中,砖瓦用页岩矿23个,总生产规模为169.58万吨/年;建筑用砂岩1个,生产总规模1.5万米2/年,建筑用砂1个,生产总规模20万米/年,以上均为露天开采方式;饮用矿泉水矿1个,生产总规模21万米/年。

人口

编辑
2023年,中江县常住人口94.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1万人,乡村人口5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5%,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户籍总户数49.2万户,户籍总人口134.3万人,比上年下降0.5%,其中:城镇人口25.1万人,乡村人口109.2万人。

全县少数民族户籍人口3322人,族别38个;其中包括彝族、苗族、藏族、德昂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10个族别,共计52人。居住本地区实有少数民族2211人,城镇少数民族136人,农村少数民族2075人,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中江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7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6.3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12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0:37.8:40.2。

民营经济增加值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8%;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6.4%,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中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9.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6.0%,技改投资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5%。

房地产开发投资16.3亿元,比上年下降39.5%。商品房施工面积280.3万平方米,下降3.0%;商品房销售面积38.2万平方米,下降0.2%;商品房销售额21.6亿元,下降25.8%。

财政

2023年,中江县财政总收入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14.4%。财政总支出116.3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3亿元,增长4.5%。

人民生活

2023年,中江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3元,比上年增长6.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7元,增长1.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11元,比上年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7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1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9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2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7.6%。

第一产业

中国芍药谷

2023年,中江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97.5亿元,增长4.9%,林业产值7.7亿元,增长15.3%,牧业产值61.3亿元,增长1.8%,渔业产值2.8亿元,增长6.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9亿元,增长2.6%。

农作物播种面积327.8万亩,比上年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8.1万亩,下降1.3%。粮食产量82.6万吨,增长2.8%,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5.4万吨,增长4.2%;大春粮食产量67.2万吨,增长2.5%。稻谷产量22.5万吨,下降0.3%;小麦产量13.1万吨,增长5.0%;油料作物产量14.8万吨,增长2.2%,其中:油菜籽产量11.1万吨,增长0.2%;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53.0万吨,增长6.1%。

2023年,中江县出栏生猪117.8万头,比上年增长1.6%;出栏牛3.9万头,增长2.1%;出栏羊17.7万头,下降1.8%;出栏小家禽2262.2万只,增长2.2%。肉类总产量14.1万吨,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8.5万吨,增长0.5%;牛肉产量0.5万吨,增长1.8%;羊肉产量0.3万吨,下降2.4%;禽肉产量3.8万吨,增长0.5%。禽蛋产量5.6万吨,增长3.0%。生猪存栏60.4万头,下降4.5%。耕地面积14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3.0万亩,农用机械总动力66.4万千瓦。

第二产业

工业

中江县城区中江县城区

2023年,中江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3家,营业收入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利润总额46.6亿元,增长19.6%;利税总额52.4亿元,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5%;全部工业增加值147.5亿元,增长4.6%。

建筑业

2023年,中江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有68家。建筑业增加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2万平方米,下降24.0%。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中江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8%。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122.8亿元,增长9.0%;乡村零售额124.7亿元,增长10.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4.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商品零售222.6亿元,增长10.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6.1亿元,增长10.3%。

对外贸易

2023年,中江县进出口总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出口9.7亿元,增长19.6%;进口1.5亿元,增长10.1%。

邮电业

2023年,中江县固定电话用户1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5.4万户,光缆总长度5.9万皮长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3.7万户。

金融

2023年,中江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5.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21.6亿元,增长1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1.4亿元,增长14.7%。

交通运输

编辑

中金快速通道中金快速通道

通过中江县境内的主要公路有中金快速通道、国道G350、国道G245、成南高速、成巴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遂德高速等,通过境内的轨道为成达铁路。

2023年,中江县公路总里程369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691公里,占公路里程总数的99.9%;高等级公路44.8公里,高速公路136公里。城市公交汽车路线9路,城市公交汽车73辆。

民用汽车拥有量19.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8.7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27辆,其中:纯电动2498辆。

政治

编辑
县委书记:杜尚

县长:魏宇

截至2024年5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中江县共有学校280所,其中:幼儿园144所,小学82所,普通中学5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8917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516人,中学专任教师4265人。在校生总数126044人,其中:小学49364人,中学56395人。

科学技术

2023年,中江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9个,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专利授权37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1件,商标申请1351件,商标注册724件,新增地理标志产品核准使用专用标志企业2家。

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2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市级以上孵化载体3家。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共登记技术合同39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0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亿元。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图书馆:中江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中江县文化馆。

2023年,中江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93.3千册;档案馆1个,利用档案7977卷次;文化馆1个,文化站45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广播电视台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中江县东江中江县东江

2023年,中江县公共体育场馆1个,共建全民健身路径332条,全民健身工程780个。各级体育社会团体15个,社会体育指导站30个。体育彩票销售额0.9亿元。

医疗卫生

2023年,中江县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68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个,卫生院30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613张,其中:医院床位3125张。卫生技术人员4870人,其中:医生2065人,注册护师、护士1946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89.0%。

社会保障

2023年,中江县城镇新增就业780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1697人。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4.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4万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人数4.5万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人数4.7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6.6万人,其中:农村6.3万人,城镇0.3万人。拥有儿童福利机构1个,床位数24张;敬老院28个,床位数2018张。

历史文化

编辑
观音会

仓山大乐仓山大乐

中江观音会,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日,信徒以妇女居多。届时,人们从庙中抬出观音大士的塑像,打着各种彩旗幢幡,手捧香炉祭品。由锣鼓音乐引路,组成宗教仪仗队伍,参加游行。

佛祖会

佛祖会,定于农历四月初八,据说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佛祖会要组织盛大的游行,由僧尼及信徒,将佛祖的座像抬出,由人抬各种传说的佛像、韦驮、护法、鬼神等,沿街信徒遥拜叩头,烧香献果。

仓山大乐

仓山大乐,源于周代,被称为音乐活化石。既有北方锣鼓雄浑、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四川闹年锣鼓隽秀的风格。2007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风景名胜

编辑
塔梁子崖墓群

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江县继光镇桂花村,是一处东汉中晚期开凿的崖墓群,目前共发掘墓葬9座,墓内有石刻画像、彩绘、壁画装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石刻技法多样,另有墨书榜题约200余字。塔梁子崖墓群墓葬形制独特,文化内涵丰富,为四川及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墓葬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江北塔

中江北塔,为密檐式13级砖塔,坐北朝南,平面方形,通高25米,屹立在四级逐级向上内收的石砌台基上。全塔除台基外均用大青砖砌成,三合土黏缝,壁体相当坚固。2013年,中江县北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南塔

南塔,位于中江县南端铜鱼山山顶,南塔公园内。建于明神宗万历37年(1609),坐东南向西北,为八面体九层楼阁式砖塔,铁质仰覆钵结合式塔顶。该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继光纪念馆

黄继光纪念馆,1962年 10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旧址位于原文庙;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融资料征集、陈列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文化于一体。纪念馆由5个依山势降低的陈列室和曲廊、花园、水榭等朴素典雅的民居式园林建筑所组成。馆内现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郭沫若、谢觉哉、何香凝、张爱萍秦基伟等的题词,朝鲜金日成主席的题词及朝鲜党政代表团赠送的大量珍贵礼品等革命文物。

地方特产

编辑
中江白芍

中江白芍,四川省中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江白芍”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江挂面

中江手工挂面中江手工挂面

中江挂面,四川省中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江挂面,发源于北宋时期,具有如脂似玉、细如发丝、茎直中通、光滑柔韧的特点。整个流程纯手工制作,包括和面、开条、盘条、抻条、上竹、扑粉、晒面、切面等多道工序。 2011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江挂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江丹参

中江丹参,四川省中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江丹参干品根条粗壮,表皮呈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肉色紫褐,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木心细微,味浓。

2008年,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中江丹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中江丹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编辑

著名人物

苏舜钦

陈豹隐

米博

黄继光

苏易简

苏舜元

王涣

吴昌裔

雷正绾

朱智涵

谢娜

戴资杰

王凤朝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中江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中江先贤苏舜钦所著《苏舜钦集》中江先贤苏舜钦所著《苏舜钦集》

2020年6月,中江县入选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11月,中江县入选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

2021年5月,中江县入选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11月,中江县入选四川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区。

2021年12月,中江县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2022年4月,中江县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市、县)。

2023年8月,中江县入选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县。

下一篇 游仙区

上一篇 罗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