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绍懿(?-866年),封太原伯,唐朝将领,曾任成德节度使,忠于朝廷。
2024/08/10
3769
-
李惟简(?-818年),字号不详,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奚族。唐朝中期大臣,陇西郡王李宝臣第三子。兄弟李惟岳反叛后,软禁于客省。泾原兵变后,随从唐德宗出逃奉天,拜太子右谕德。跟随名将浑瑊血战奉天,讨灭朱泚之乱,频战屡捷,加授御史中丞,赐号“元从功臣”,封武安郡王,图形凌烟阁。唐德宗回京后,授左神威大将军。唐宪宗即位后,拜检校户部尚书、左金吾卫大将军。元和六年(811年),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颇有政声。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获赠右仆射。
2024/08/10
1073
-
李惟诚,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奚族。唐朝大臣,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庶长子,李惟岳异母兄。谦厚好书,秉性谦厚,深得众心。以父荫,授殿中丞,迁检校户部员外郎。入仕于郓州,拜营田副使,历任四州刺史,卒于东平县。
2024/08/10
1969
-
张茂昭(762年-811年3月9日),原名张升云,字丰明。奚族乙失活部人。唐朝中期将领、藩镇,义武节度使张孝忠之子。张茂昭早年为父效力,官加检校工部尚书。张孝忠去世后,他获朝廷承认,接管义武军,封延德郡王。两年后,进位义武节度使。张茂昭忠于朝廷,在唐德宗、唐宪宗在位时两次入朝觐见,颇受宠遇,累加同平章事、太子太保等衔。元和五年(810年),奉命讨伐叛乱的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于木刀沟大破成德军。因功加检校太尉兼太子太傅。其后,张茂昭举家入朝,打破了安史之乱以来河朔藩镇父死子继、断绝朝贡的局面。被授为河中节度
2024/08/10
8212
-
田承嗣(705—779年),平州卢龙(今河北省卢龙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军阀、藩镇,安东副都护田守义之子。田承嗣出身雁门田氏,世为卢龙军裨校。骁勇善战,跟随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部将,屡立军功,迁左武卫将军,率军攻陷洛阳。安史之乱平定后,归降朝廷,拜魏博节度使。而后田承嗣割据一方,不听朝令,魏博镇俨若独立王国。唐代宗实行“姑息之政”,用心笼络,下嫁永乐公主,授予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封雁门郡王,使得田承嗣在得势后更加骄纵。大历十年(775年),田承嗣带兵占据相卫四州,遭到朝廷八镇兵马攻击,屡战屡败,上表请罪。大
2024/07/20
9653
-
吕恭(777—813),字敬叔,唐河中(今山西永济市)人。
2024/08/10
9152
-
吕渭(734年--800年)字君载,河中(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
2024/08/10
1717
-
刘太真(725-792年),字仲适,宣州(今安徽宣城市)人。唐朝大臣。善属文,少师事萧颖士。天宝末,举进士,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表为掌书记。兴元初,为河东宣尉赈给使。大历中,拜起居郎,历台阁,自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二侍郎,贬为信州刺史。贞元八年卒,时年六十八。
2024/08/10
2717
-
卢南史,唐代官吏。拜侍御史后,坐事贬信州员外司马。时刺史劾奏他贪污六十万贯钱、又买铅炼丹。
2024/08/10
3847
-
[唐]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尚书左丞涓子。进士。藻翰豪迈,沉於酒,傲忽少检,陈许节度使曲环癖署於府,诬受吴少诚金,诏流唐州。
2024/08/10
6491
-
刘赞(?-935年),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刘玭子,后唐官吏。刘赞少时其父诲其苦读,及长有文辞。天祐二年(905年),登进士第,时年已三十馀。初为魏州节度使罗绍威判官,又为租庸使赵岩表为巡官,累迁金部员外郎。后唐庄宗入汴,又为租庸副使孔谦表为盐铁判官。历比部郎中、知制诰。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正拜中书舍人。长兴元年(930年),改御史中丞,后迁刑部侍郎。长兴四年(933年),以秘书监为秦王李从荣傅。刘赞有节概,居官谨慎。时秦王左右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称颂秦王功德。赞从容讽谏,至为秦王所恶。同年十一
2024/08/10
7826
-
窦申,字号不详,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西北)人。唐朝大臣,宰相窦参之族子,少以门荫,累迁京兆少尹,转给事中,窦参特爱之。后贬为道州司马。窦参死后,窦申为皇帝杖杀
2024/08/10
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