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海关旧址 编辑
琼海关旧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得胜沙路4号,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琼海关正式名字是“琼州海关”,海口人又称“老海关”。琼海关旧址由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吴景祥教授设计。整幢建筑占地面积约5858平方米,坐南朝北,坡顶,红色屋面,灰白墙面。大楼为3层混合结构,局部6层。大楼平面采用不对称布置,南面设有阳台和门厅,北面及西面设有门廊,各房间通过穿堂连接。西南面有塔楼,北、西两面有门廊结构,西北角二层有一露台。整幢建筑带有较明显的西洋式建筑风格,造型挺拔,具有简化的古典风格。琼海关旧址是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海口海关发展的沧桑历程,折射出当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南海上经贸发展的屈辱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2013年5月,琼海关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琼海关旧址
地理位置: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得胜沙路4号
所处时代:1937年
占地面积:约 5858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861-5-25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5年,琼海关旧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发现了大量日文书籍,这些书籍证明当时的琼海关是由日本所控制的。当年恰逢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黄发忠将这份珍贵的海口海关历史资料分别捐献给了中国海关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
1991年,海口海关搬迁他处后,琼海关旧址作为海关缉私局的办公楼,使用至2017年。
2020年,琼海关旧址大楼及附属建筑外立面修缮工程完成。
琼海关旧址
琼海关正式名字是“琼州海关”,海口人又称“老海关”。琼海关旧址由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吴景祥教授设计。整幢建筑占地面积约5858平方米,坐南朝北,坡顶,红色屋面,灰白墙面。大楼为3层混合结构,局部6层。大楼平面采用不对称布置,南面设有阳台和门厅,北面及西面设有门廊,各房间通过穿堂连接,每层东边设有卫生间。西南面有塔楼,北、西两面有门廊结构,西北角二层有一露台。整幢建筑带有较明显的西洋式建筑风格,造型挺拔,具有简化的古典风格,拱圈与细部线脚的运用,是对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赭红色黏土瓦金字屋顶配以立面的饰面,绿琉璃雕花镂空栏杆点缀其间。
琼海关旧址内部
“琼海关”碑
日文书籍
2005年,琼海关旧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发现了大量日文书籍,这些书籍证明当时的琼海关是由日本所控制的。现藏于中国海关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
水文地理装置
水文地理装置埋藏在琼海关旧址原大门口石阶右侧,伸手可触及一个球状的小模子。水文地理装置是类似海拔零点的东西,海水的潮起潮落是以这个装置为参照物来记录的,是海南水文历史的见证。当初海南建设松涛水库时,有关部门就参考了海关利用该装置所记录的资料。
1898年琼海关
地理位置
琼海关旧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得胜沙路4号。
琼海关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琼海关旧址,路程约2.6千米,用时约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