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中教堂 编辑
茨中教堂,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茨中村。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原在自菇村,法传教士主持兴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焚毁茨姑教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修建茨中教堂,历时12年竣工,建成后即成为天主教云南铎区主教礼堂。
茨中教堂的建筑布局是以教堂为中心配套组合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 这些建筑包括大门、前院、教堂、后院以及地窖、花园、菜园、果园等。楼顶为亭式攒尖顶木结构,教堂的后院有两座并排的坟墓,墓穴均为圆拱造形,墓上有十字架。
2006年5月25日,茨中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茨中教堂
地理位置: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茨中村
所处时代:清(1867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 6-1054-5-18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德钦县境内发生驱洋教运动,焚毁茨姑教堂。
茨中教堂
茨中教堂
茨中教堂的后院北侧墓穴的墓碑上刻着法国传教士伍许冬神父的名字。
茨中教堂
名称由来
“茨”,藏语,“村庄”的意思;“中”,藏语,六的读音。民国时期该村火头管辖六个村庄,故名茨中教堂。
茨中教堂葡萄酒
茨中教堂院中的两棵百年棕树亭亭玉立,果园里出产的葡萄甘甜可口。传教士从法国带来了酿制甘地葡萄酒的器皿和酿制技术,并把酿制技术传授给当地信教群众。来东方传教的教士们,他们得懂建筑——自己绘制教堂的图纸;他们得懂音乐、会弹琴——要教教徒唱圣诗;还得懂绘画——教堂内壁上的壁画得自己画。而茨中教堂的传教士还多一样本领:那就是栽种葡萄、酿造葡萄酒。时至今日,教堂里还保存着当时酿酒的器皿。当年法国传教士带来的葡萄在茨中漫山遍野种植起来了,这种叫做“玫瑰蜜”的葡萄在法国本土已经绝迹,但在云南偏僻的深山中依然生长良好。法国传教士教会了当地的老百姓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承袭至今。
地址
茨中教堂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茨中村。
茨中天主教堂
交通
早上7:30和中午14:30从德钦客运站各有一班车可到茨中桥。途中需3.5小时。到达茨中桥后,步行过吊桥,先沿大路朝左走50米,然后向上走小路。之后一直向右直行15分钟即可到达茨中教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