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德寺 编辑
广德寺,中国皇家禅林,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广德路。自唐永泰元年(765年),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
始建于唐开元年(713年)前,原名石佛寺;唐大历二年(767年)更名为保唐寺;唐大历十三年(778年),敕名“禅林寺”;唐建中初年(780年),敕名“善济寺”;唐天复三年(903年),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大中四年(1011年),敕名“广利禅寺”。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年)敕名“广德寺”。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广德寺内有中国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
2006年5月25日,广德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广德寺
外文名:Guangde Temple
地理位置: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广德路
所处时代:宋至清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703-3-40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唐大历二年(767年),更名为保唐寺。
唐大历十三年(778年),敕名“禅林寺”。
唐建中初年(780年),敕名“善济寺”。
唐天复三年(903年),敕名“再兴禅林寺”。
北宋大中四年(1011年),敕名“广利禅寺”。
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年),敕名“广德寺”。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
1985年,四川省政府批准开放寺庙。经过多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焕然一新。
广德寺
遂宁广德寺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惜钟与鼎于1958年被毁,现青石平台上的铁质香炉及大鼎、金钟于1991年按原样在湖北武汉锅厂复置。殿后石壁精刻释迦牟尼佛事迹图八十幅。2008年“5.12”汶川里氏八级大地震中,殿顶屋脊上二米多高的三级宝塔上端及一条游龙龙头被余震震坏,筹备维修。
圣旨坊
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级台阶之上,这是历代僧侣在寺内11次拜迎皇帝圣旨的地方。圣旨坊初建于宋朝,现存的建筑为明代成化年间改建的,横匾有颜真卿亲书的“敕赐禅林”四个金字,坊栏上面书写“圣旨”二字,坊形如翼,是全国唯一的“圣旨碑坊”。
广德寺圣旨牌坊
善济塔
善济塔是开山祖师克幽的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的灵塔,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宋塔。
综述
广德寺现有的五件镇寺之宝,它们是:缅甸玉佛、明代圣旨坊、善济塔、九龙碑以及两颗皇帝御赐玉印。
九龙碑
广德寺九龙碑是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块九龙碑,双龙戏珠下面是唐、宋9个皇帝敕封广德寺的记载。
缅甸玉佛
缅甸玉佛是该寺一代高僧清福大和尚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独步万里,西去缅甸、印度诸国取经求法时请回来的。
御赐镇山法印
遂宁广德寺
寺名由来
川中佛教庙宇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
遂宁市广德寺风景
唐代著名高僧克幽禅师在此出家。民间相传,克幽禅师便是观音的化身。广德寺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高僧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克幽乃唐王朝宗室,是唐中宗的孙子、唐玄宗的侄子。也许正是因为克幽与李世民家族的血缘关系,以及民间相传克幽乃观音化身的原因,唐、宋、明几代帝王才赐予了它格外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国内首屈一指。自1985年遂宁市政府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十多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隆,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艺文
广德寺
知安岳县事朱云俊
古柏势参天,苍鳞不记年。
千章藏绀宇,一径入寒烟。
虚籁随时发,繁花自在妍。
胜因资妙语,龙象此安禅。
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寺
地理位置
广德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广德路。
广德寺-东北门
交通指引
遂宁市内乘坐5路、23路、206路广德寺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