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竹故城遗址 编辑
绵竹故城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江林村、新龙村,东、北方紧邻绵远河,地处绵远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汉晋时期遗址。
绵竹城遗址自1997年以来发现数件“绵竹城”砖,确认该遗址即为汉晋绵竹城。通过调查勘探,发现了遗址的南北城墙,弄清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绵竹城”在古代是成都平原北大门,构成了防御成都平原的北部屏障。汉末至三国历史上发生的很多重要政治和军事事件都与“绵竹城”有关。绵竹故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汉晋县一级建置沿革、布局、规模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7日,绵竹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绵竹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四川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江林村、新龙村
所处时代:汉晋
占地面积:约 6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130-1-13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绵竹故城遗址位置图
1958年,在黄许镇南街高氏祠旁发掘出一块墓碑,上刻“汉行都护卫诸葛瞻之墓”。从一个侧面透出了汉晋绵竹城很有可能就在这片土地。
绵竹故城遗址
1997年以后,陆续发现了数件“绵竹城”砖。这些砖不仅来自烧砖瓦取土,而且散落在河道水下,有人不识文物甚至用铭文砖来垫猪圈。可以初步认定“土将台”遗址就是汉晋绵竹城遗址。
2004年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旌阳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绵竹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10月25日~11月20日又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遗址的南北城墙,弄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
2019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委托专业勘探机构对金土村阳泉故城再次勘探,希望能够有重大发现,为“绵竹城”变迁解秘。
绵竹故城遗址暴露出的墓砖
北城墙
绵竹故城遗址北城墙挖出的砖
南城墙
绵竹故城遗址南城墙
陶排水管
绵竹故城遗址陶排水管
绵竹故城遗址陶器
陶器
绵竹故城遗址“绵竹城”墙砖
石制品
绵竹故城遗址石俑石虎
石武士俑1件,俑头部残缺。左手腕挎盾,右手握环柄刀于身前。高60厘米、肩宽24厘米、底部宽26厘米。
石虎1件,蹲坐于长方形底座上,昂首,立耳,张嘴露齿,作咆哮状。高53厘米,底座长35.5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
石狮础1件,狮呈俯卧状,昂首,双眼圆鼓,张嘴露齿,口内含一石丸。下部为一长方形座,背部有一平台。高31.5厘米,底座长35.5厘米、宽20厘米、厚3厘米,背部平台长15厘米、宽13厘米。
绵竹故城遗址遗物
铜器
铜朱雀1件,器表锈蚀严重,尾部残缺。朱雀昂首,长曲颈,颈下左侧有一圆孔。底部为朱雀站立在圆座上。高12.5厘米、宽10.4厘米。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绵竹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绵竹故城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江林村、新龙村。
绵竹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绵竹故城遗址,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3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