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山银铅矿遗址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五府山银铅矿遗址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五府山镇塘里村,村域内山形地势陡竣,植被茂密,古良河水量丰富,是江西东北部武夷山北麓区域一处唐、宋时期的银铅开采、冶炼遗址。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分布范围约1.5平方千米,由唐、宋铅银矿采区、冶炼遗迹、生活居址三大部分构成。代表性遗迹有唐代铅矿采洞16处,宋代银矿采洞24处,炼渣堆积2处,生活居址遗迹2处。出土有大量铅、银炼渣和近百件唐宋时期的壶、罐、碗等生活用瓷器残片。

2019年10月7日,五府山银铅矿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五府山银铅矿遗址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

所处时代:唐宋

占地面积:约 1.5 k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Ⅰ-60

遗址特点

编辑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位于塘里村北面,俗称“上、下梨子坑”的东侧山体上,分布范围约1.5平方公里,由唐、宋铅银矿采区、冶炼遗迹、生活居址三大部分构成。代表性遗迹有唐代铅矿采洞16处,宋代银矿采洞24处,炼渣堆积2处,生活居址遗迹2处。出土有大量铅、银炼渣和近百件唐宋时期的壶、罐、碗等生活用瓷器残片。

价值意义

编辑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是中国第一处先后开采铅银两种贵金属的矿山遗存,其使用“火爆法”地下采矿,运用了通风、提升、运输、排水等采矿配套技术设施,尤其采用先进的“吹灰法”炼银,其银冶炼技术在中国矿冶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铸造盛唐和大宋文明曾作出过历史贡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五府山银铅矿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下一篇 官溪胡氏宗祠

上一篇 南岩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