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文庙 编辑
赣州文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厚德路42号,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
赣州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万仞宫墙、广场、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节孝祠,魁星阁、尊经阁组成的院落位于崇圣祠东侧,节孝祠在崇圣祠的西侧。赣州文庙形制基本完整,是江西现存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保存原状最完整的清代县学和祭孔场所。整个建筑群山墙多为曲线且变化有致,具有岭南建筑的风格特点,在结构、构造和装饰上又大量采用江西南部地方做法,是官式建筑地方化的典型代表。
2013年3月5日,赣州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赣州文庙
地理位置: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厚德路42号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约 13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129-3-42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因扩建紫极观为祥符宫,便将孔庙并入宫中,府学、县学倶废。皇祐二年(1050年),县令王希在原孔庙旧址东南不远处重建孔庙,并将县学置于其中,因时县学同时也是祭孔的场所,所以又称之为“文庙”。绍兴二十年(1150年),文庙毁于火,绍熙五年(1194年),县令王文乔重建。庆元三年(1197年),修缮。
明永乐四年(1406年),祥符宫扩建,道士刘渊然捐大铜钟一口。宣德和景泰年间,曾分别修缮。
清乾隆元年(1736年),知县张照乘迁县学于此,因县学又为祭孔场所,故又称“文庙”。
民国时期,仪门前的泮池填埋改为新式学校,池前的棂星门、数仞宫墙也随之损毁,用作于当时学校的操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庙仍为学校,后为市委党校,又为厚德路小学校址。
20世纪八十年代末,厚德路小学迁至文庙旁边。
2003年,维修文庙的泮池和状元桥。
赣州文庙
大成殿内正堂供奉着孔子塑像,神情泰然,两旁塑有颜子、曾子、孟子、子思的泥像,后两侧还有几尊泥像。殿内正堂也有一仿制匾额:“万世师表”。是清康熙皇帝于二十三年(1684年)到曲阜孔庙祭孔时,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后来,康熙根据大臣奏请将此题字制成匾额在全国各州府的孔庙大成殿内正中悬挂。
赣州文庙
地理位置
赣州文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厚德路42号。
赣州文庙
交通信息
乘坐赣州市内公共交通21路至赣州一中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