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带桥 编辑
玉带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虎山乡中心村、隘高至龙洲的虎山河上,因其弧形如玉带飞跨于崇山峻岭之间,架于激流之上,故名玉带桥。玉带桥为当地富翁余风歧募资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故又名“风歧桥”。
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层楼式拱桥,两墩立于河流之中,其中一边紧靠河岸护住河堤,另一边形如驳船高出水面5.7米,拱跨14.3米,墩拱全部用青条石砌成,桥面宽3.8米,桥身成弧形,弧长81.45米,弦长74.44米,其弧弦最大距离为10.84米。玉带桥桥面用小乱石铺设而成,桥面上建有高3.2米的廊屋,廊屋为木石结构,分为23段(间)。 玉带桥的修建使得赣南交通古道的作用突显,玉带桥为赣南带来了机遇与发展,带来了一方的繁荣与富庶。
2013年3月5日,玉带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玉带桥
地理位置: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虎山乡中心村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风歧桥
编号:7-1125-3-42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2年09月15日,玉带桥消防、安防工程升级。
玉带桥
玉带桥桥头
传说轶事
隔河两相望,无桥路难行。在没有桥的岁月里,南来北往的人仅靠竹筏渡河,在汹涌敫流中十分危险。尤其是在山河奔腾、水急浪高的春夏雨季里,不时有人葬身其中。为造福一方百姓,便利南来北往的客商,当地有“余善人”之称的余凤歧慷慨解囊兴建石桥。因河道宽阔工程浩大,当料尽财竭时,桥还未能够竣工。心急如焚的余凤歧在一位和尚的点拨下,以苦行僧的方式制作了一副镣铐戴上,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地从虎山乡走往信丰县城,沿途诉说叫卖,承诺如有人拿出银子将石桥最后的工程完成,自己愿意到他家终身为奴。在走了数十公里后,终于有一个善人被他的执着和赤诚所打动,倾其所有凑足了建桥所缺银两,买下他戴着的镣铐,助余凤歧建好了石桥。
艺文
玉带桥一一罗贯中
玉带桥边袅袅风,牧童横笛过桥东。
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地理位置
玉带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虎山乡中心村、隘高至龙洲的虎山河上。
玉带桥
交通指引
信丰县人民政府距离玉带桥49千米,驾车约1个小时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