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胜塔 编辑
大胜塔,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庾亮南路140号,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后历代均有维修。
大胜塔平面六边形,坐东向西,通高42.38米,七级楼阁式砖塔。塔体厚实,砖砌叠涩平座,石构腰檐斗棋,砖砌六角转圆攒尖顶,金属塔刹,塔正门向西偏南,底层供奉释迦佛像。二层以上采用错层辟门。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台阶,可盘旋而上,是研究宋塔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大胜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大胜塔
地理位置: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庾亮南路140号
所处时代:宋至明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106-3-40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大胜塔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在能仁寺大雄宝殿东南侧。
宋朝,重建胜塔。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重修大胜塔,后历代均有维修。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遭兵火破坏,塔毁3级。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关督白景福劝募修复。
2022年11月,九江市文物保护中心重修大胜塔。
大胜塔
大胜塔

大胜塔风景

大胜塔风景

大胜塔风景
艺文
大胜塔一罗庆芳
几经兵火仍完好,通体六角锥状高。
门向西南碑撰记,重修宝塔古今豪。
文学相关
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大闹能仁寺”故事取材于此。
能仁寺
能仁寺位于九江市中心,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年),旧名承天院。焚毁后,唐代重建。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扩建,更名为能仁寺。后多次兴废,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复建,大胜塔在能仁寺内大雄宝殿东南侧。
2013年3月5日,大胜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大胜塔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庾亮南路140号。
大胜塔
交通指引
九江市内乘坐公交车6路、8路、10路、11路、16路、25路环行、28路、53路、55路晚班、101路、102路、103路、104路、105路内环、106路、108路、161路,在八角石(联盛超市)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