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 编辑
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是唐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
石钟山古建筑类型以祠堂、楼、亭、寺庙等传统公共建筑为主,如忠烈祠、太平楼、怀苏亭、报慈禅林等,构成了历史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体现石钟山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内涵和基本依托。石钟山共有200多块石刻和石刻,是解读石钟山文化的重要史证材料。石钟山石刻,有魏徵书《遵王之义》四言诗,当代郭沫若书《登湖口石钟山》五言诗;还有苏轼的《梅兰竹菊图》,黄庭坚的《翠盖龙旗》七律诗,翁方纲书写的苏轼《石钟山记》,清代曾国藩书“上谕”及“上谕亭”,亲书上谕《石钟山楚军水师昭忠祠记》等。此外,有“瑞云洞”“英雄石”“系马桩”诸胜迹及宋代王安石、明代常遇春、郑板桥等名人所刻。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营造的历史环境氛围,构成石钟山历史文化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包含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2013年3月5日,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
地理位置: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所处时代:唐朝至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101-3-39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建碑,镌苏轼《石钟山记》;清乾隆年间,建怀苏亭;1979年,移于绀园前。
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报慈禅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1966年,报慈禅林大雄宝殿及海岛毁;1980年,大雄宝殿修复,大雄宝殿改名观音阁。
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忠烈祠(又名昭忠祠),是曾国藩上谕敕建,祭奠在湖口与太平军交战的死难湘军官兵;1956年,忠烈祠改名“太平堡垒”;1959年、1980年,相继维修忠烈祠;1994年,恢复名忠烈祠。
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浣香别墅。
清咸丰年间,建太平楼。1956年,重修太平楼。
2009年,江西省基层文物保护经费130万元,用于石钟山古建筑太平楼、忠烈祠、报慈禅林、浣香别墅维修。2010年,石钟山古建筑动工大修。
2022年,湖口县文广新旅局完成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消防工程。
报慈禅林
忠烈祠
忠烈祠
浣香别墅
浣香别墅
太平楼
太平楼
怀苏亭
怀苏亭
怀苏亭,纪念苏轼而建,南临湖塔,亭立石碑刻苏轼像和方纲手书《石钟山记》。
石钟山石刻
石钟山石刻,有魏徵书《遵王之义》四言诗,当代郭沫若书《登湖口石钟山》五言诗;还有苏轼的《梅兰竹菊图》,黄庭坚的《翠盖龙旗》七律诗,翁方纲书写的苏轼《石钟山记》,清代曾国藩书“上谕”及“上谕亭”,亲书上谕《石钟山楚军水师昭忠祠记》等。此外,有“瑞云洞”“英雄石”“系马桩”诸胜迹及宋代王安石、明代常遇春、郑板桥等名人所刻。
英雄石
英雄石
古仙洞
古仙洞
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石钟山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路程约5.2千米,用时约1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