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 编辑

湖南省永州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成北斗七星状分布,均保存完好。明代三座:迁徒始祖周佐创建的“老院子”、其子周希圣所建“红门楼”、其孙周自稷(希圣长子)所建“黑门楼”。清代三座:周尹东鼎建的“新院子”、周崇傅之子侄七人合建的“子岩府”、周正琪兄弟四人合建的“四大家院”。

2013年3月5日,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所处时代:明至清

占地面积:约 110 亩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40-3-53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故名“周家大院”。

建筑格局

编辑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成北斗七星状分布,均保存完好。明代三座:迁徒始祖周佐创建的“老院子”、其子周希圣所建“红门楼”、其孙周自稷(希圣长子)所建“黑门楼”。清代三座:周尹东鼎建的“新院子”、周崇傅之子侄七人合建的“子岩府”、周正琪兄弟四人合建的“四大家院”。计有正、横屋180栋,大小房屋2000多间,廊亭(游亭)36座,巷道、走(回)廊43条。

涧岩头周家大院

建筑特点

编辑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时代跨度大,包括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样式。 涧岩头周家大院院落三进三厅,进了院大门是一宽阔的平旷,中间是青石铺成的地墁。平旷两边没有铺满。二进的大厅上方装有吊顶。周家大院建筑规模庞大,气势宏阔,建筑装饰艺术博大精深,体现了“品类全、数量多、质地精、形态美、寓意深”的鲜明特点,为国内罕见。

文物遗存

编辑
涧岩头周家大院还有保存相对完整的门窗木雕,以大量花卉作衬底,点缀出喜鹊、奔马、山羊等。还有马头墙、小青瓦,石墩游龙飞凤,活灵活现。繁复的木雕和石雕,不仅是美观的考量,也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希冀。建设规模最大的四大家院门楼前庭坪上,用棕色和白色两种鹅卵石组拼成一幅“鲤鱼跳龙门”图,表达了对子孙后代鱼跃龙门、读书入仕的期盼。

历史文化

编辑

传说轶事

宅主周崇傅(1830—1892年)字少白,号子岩,为官清廉,一生管的银钱以亿万计,身在黄金白银中,但一尘不染,死后清贫。这座耗资数十万两白银的周家古宅,其建筑经费从何而来?原来周崇傅任喀什噶尔兵备道要职时,为沟通甲乙两河,他聚组民工,开凿运河,以利发展。此举被奸臣诬告,清廷不辨真伪,诏令自省,罢职受刑。崇傅身在边疆,一时难以辨明,又秉性刚直,终于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二月十六日蒙冤自尽。清廷查明真相后,下诏平反,重金抚恤。其子扶柩回原籍,奉旨穿城。沿途各州县都派遣人员迎送。并下令各州县都要奉送银钱,以示安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从新疆运至零陵,据说到零陵时,所送给的银子已是用船装运了。

保护措施

编辑
1996年1月、2006年1月,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2次被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周家大院

交通指引

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距离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28千米,驾车约40分钟可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