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李家大院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溪李家大院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李家大院,位于湖南省祁阳市潘市镇龙溪村境内,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明万历十年(1583年)全部建成,是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龙溪李家大院,占地面积23792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保存较完整的是上院、下院、新屋院、品字书屋、李氏宗祠、仓廪、花厅、闺房、囚房。计有正房3栋,横屋36栋,游亭17座,花厅1栋、仓廪3栋、祠堂3栋,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

2013年3月5日,龙溪李家大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龙溪李家大院

地理位置:湖南省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境内

所处时代:明至清

占地面积:23792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39-3-53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龙溪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

明万历十年(1583年),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才全部建成。

清咸丰二年(1852年),建李氏宗祠,经多次修葺扩建而成现在的规模。

建筑格局

编辑
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保存较完整的是上院、下院、新屋院、品字书屋、李氏宗祠、仓廪、花厅、闺房、囚房。计有正房3栋,横屋36栋,游亭17座,花厅1栋、仓廪3栋、祠堂3栋。 占地面积23792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

龙溪村李家大院背山面水而筑,体现了建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湘南典型民居特色。 李家大院分上下两院。建筑与环境协调,巧妙利用地势,依山傍水,灵活布局。上下朝门和正堂屋都是同一条曲线,形成上下两条齐头爬行的长龙。

龙溪李家大院

主要建筑

编辑

李氏宗祠

龙溪李家大院的李氏宗祠,是李氏族人祭祀祖先、集会和娱乐的场所,砖木结构,木柱梁架,砌青砖,盖青瓦。前后共3栋,两端为风火山墙。宗祠大门的匾额“李氏宗祠”4个大字,笔画中隐绘着八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寓意李氏子孙后代时的英杰,“八仙飘海,各显神通”。

古代宗祠大门的两旁,不是石狮就是石鼓,显得尊贵威严,而李氏宗祠大门口的两座石雕,却是精巧玲珑的金狮,口含滚动的珠宝,左雄右雌,鼓侧还各附一幼狮,昂首嬉戏、活泼有趣。

李氏宗祠大门的石门槛、石狮座、石柱础的浮雕图案共有20多幅,题材多样。正中门槛3幅,左右是两条相对飞舞的龙,中间是“鲤鱼跳龙门”。石鼓石狮基座侧面是“暗八仙”图案。其余两幅为“麒麟”,还有两幅雕的是“象”,四脚立地,稳如泰山,暗喻“太平有象”。

大厅

在李氏宗祠大厅厅堂内,陈设有神龛堂匾。大厅正中的神龛木雕工艺精致,是镂空棚花。雕的是吉祥草、富贵花、金狮戏球,盘龙飞凤,宽敞的神龛内,一层层整齐排列着李氏宗族祖先的灵位宝座。现有神龛是近年修复的。三尊坐像,正中为这里的始祖李文敬,两旁是他的两个儿子:左座大儿应聪,右座小儿应伦。

大方井

李家大院的上院左端,用大方石砌有三口相通的大方井,按水位高低严格分为饮水井、洗菜井和洗衣井。现堵塞无用,却使院后山脚、房前、屋后到处出现渗水井口,长年不涸。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历史

龙溪李家大院

李氏祖先曾经赫赫有名。李氏远祖唐代有进士一荆州刺史李崇,洪州刺史李疏,明代嘉靖年间,李文敬从江西迁来,择地建房定居,生二子、添二孙,再添曾孙五个,现称“老院”,旧址尚存。随后,明万历年间,他的第八代孙(小儿应伦的后裔)朝珪建龙溪上院、朝播建龙溪下院。朝珪生三子,长子友清任清乾隆奉政大夫,正五品文官。朝播生四子,三子友定,从六品文官。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龙溪大院大规模扩建。现居大院的4个村民小组,计400余人。迁出大院另居的达400余人。

文化活动

电视剧《陶铸》、电影《故园秋色》曾在李家大院中取景拍摄。

文物价值

编辑
龙溪村李家大院整体保存完好,未受到人为的破坏,是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是湘南地区古村落保护的典范。龙溪村李家大院保存完整的村落风貌,并且多雕梁画栋,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是珍贵的文化资、精神财富。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龙溪李家大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龙溪李家大院位于湖南省祁阳市潘市镇龙溪村境内。

李家大院(龙溪村店)

交通指引

祁阳县潘市镇政府距离龙溪李家大院2.3千米,可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