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家垄墓群 编辑
苏家垄墓群,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村,坐落于漳水两条支流交汇的三角洲内的丘陵岗地上,整个墓群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是东周时期的古遗址。
1966年7月,发现了苏家垄墓群。2016年~2017年,进行了挖掘。苏家垄墓群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墓葬保存完好,出土青铜礼器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大型墓M79、M88为“曾伯桼”及夫人墓。苏家垄墓群发现了与墓地同期的大型曾国遗址和首次发现同期的大规模曾国冶铜遗存,以及墓地出土的大批带铭重要青铜礼器是研究周王朝经营南方和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资料。
2013年3月5日,苏家垄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苏家垄墓群
地理位置: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村
所处时代:东周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21-2-10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4年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苏家垄墓群及其附近区域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最终确认这是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
2016年~2017年,京山苏家垄墓地发掘一批春秋早、中期的曾国墓葬,其中曾伯漆墓出土“金道锡行”等铭文确认了曾国铜料来源问题,并且在墓地南侧发现了春秋时期冶铜遗址。
苏家垄墓群南区全景
2024年6月5日,新建成的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开馆。
苏家垄墓群位置图
苏家垄墓群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村四、五组,地处大洪山余脉,坐落于漳水两条支流交汇的三角地带的丘陵岗地上。苏家垄墓群发现了大规模与墓地同期的遗址及冶铜遗存,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苏家垄墓群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墓葬保存完好,几乎没有被盗。出土青铜礼器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大型墓M79、M88为“曾伯桼”及夫人墓。
M85
M85平面图
M85位于苏家垄墓群的西南部。开口于耕土层下,直接打破生土。平面呈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头向145°。墓口东西长360厘米、南北宽258厘米,墓口距地表深30~40厘米、距墓底深185~210厘米。墓壁较为陡直,表面较粗糙,坑底平坦,未见加工痕迹。墓底东西长360厘米、南北宽240厘米。墓坑内填较松软的红、褐、黄、黑混合五花土,填土内未发现任何遗迹或遗物。葬具置于墓坑底中部,已朽,据痕迹判定为一椁一棺。椁东西长200厘米、南北宽120厘米;棺东西长172厘米、南北宽52厘米、残高34厘米。垫木痕迹长162厘米、宽10厘米。人骨腐朽严重,未见人骨痕迹。随葬的青铜器和陶器置于棺椁之间,玉器则出土于棺内。
苏家垄墓群出土文物
苏家垄墓群出土有铭青铜器多达50余件,其中多篇铭文涉及重要史料。有鼎、鬲、甗、簋、簠、壶、盘、匜。鼎包括升鼎、附耳鼎,分别与簋、簠搭配。鬲、簋、壶等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曾伯桼”壶铭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内容。
地理位置
苏家垄墓群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村。
苏家垄墓群考古遗址公园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苏家垄墓群,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
上一篇 龙王山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