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王山遗址 编辑
龙王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与美满村交界处,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晚期的文化遗存。
龙王山遗址由主遗址区和墓葬区组成,北部东西向的岗地是遗址居住区,南部是墓葬区(2007年已发掘墓葬203座)。该遗址约5000年历史,墓地和居址保存较完整,且墓葬显示的社会分化情况明显,其墓地单墓出土器物之多以及墓葬形制之特别在全国都少见。龙王山遗址的发掘对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时期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探索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特点、进程、动因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3月5日,龙王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龙王山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与美满村交界处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341-1-341
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龙王山遗址
2007年6月-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荆门220千伏南桥变电站工程建设,对站址所处范围进行了文物勘探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该次发掘的墓地位于遗址南侧,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墓葬203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各类器物9000余件。
龙王山遗址相关文献
龙王山遗址俯瞰图
龙王山墓地
M10全景
龙王山墓地随葬品的数量是同时期墓葬一次性出土陶器最多的墓葬。仅M10出土的器物就超过200件。墓坑形制独特,在国内少见,几乎所有的墓葬都是凿岩石为坑,坑底可见工具使用痕迹,对研究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墓地位于遗址的南部,从发掘情况看,墓葬区无文化堆积层,应是一处专门葬人的地方,这说明当时整个聚落遗址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则:即生活区与墓葬区相对分开;而从墓葬的分布密集、重叠的情况看,说明在龙王山遗址上居住有密集的人口,其社会组织可能是一个氏族公社或几个大家族。
纺轮
龙王山墓葬共有22座墓随葬玉器,出土玉器总数为73件(套)。器型以玉镯(15件)和玉璜(21件)为主,大部分玉璜及玉镯在出土时就已断裂,并在断处钻孔。另还有玉坠(9件)、玉管(3件)、玉圭形器(1件)、玉锛(1件)、玉饰件(1件)、玉环(1件)以及玉组佩(1套)。
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
2008年,龙王山遗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龙王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龙王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与美满村交界处。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湾堰埂藕带种植专业合作社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龙王山遗址,路程约7.4千米,用时约1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