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塔岩石塔 编辑
五塔岩石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寺原名灵水岩,又称龙水寺。五塔岩寺塔始建于宋,元代加以扩建,现存为近代建筑。
五塔岩石塔为宋代建造的鼓形花岗岩石塔,计五座,形制相同,一字排开,每塔相距2米,高6米左右。基底为四方形,塔身作三层。五塔岩石塔是宋代泉州地区经济繁荣、佛教兴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研究宋代的佛教及雕刻艺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3月5日,五塔岩石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五塔岩石塔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073-3-37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元代加以扩建,现存为近代建筑。
五座塔都建于条石砌成的四边形基座上。基座上置六角形须弥座,座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等五层构成,高1米。塔身由近似圆柱状的石头砌成,上方有一个六角飞檐状的塔盖。塔盖上为塔刹,最上端为葫芦塔尖。整座塔造型古朴轻巧,雕刻拙朴。
五塔岩石塔
五塔岩寺
宋代的五塔岩寺在五座塔正前方约20米处,寺内壁上嵌有石刻佛造像,其头戴佛冠,眉清目秀,脸部丰腴。寺依山就势,利用上、下两个天然石洞,建筑“龙水禅楼”和“定光道场”两个空间,犹如空中楼阁。
五塔岩石塔碑
传说故事
五塔岩寺的绝顶,有“三公石”,西为定光岩,巨岩相连;中为中州岩,犹如一尊天然石佛;东为灵水岩,下有小井,名为“潮汐井”,四时不涸。相传井中有龙汁,宋时杨家将文广率师征闽十八洞时,曾安营扎寨于寺岩左侧的关刀寨,将帅兵士皆饮此泉。其取之不竭、饮之不尽。井边刻有“郑公泉”三个大字,亦传郑成功曾到过此地,饮用此泉水而镌刻。传说未必真实,如今潮汐井依然井水满满。
地理位置
五塔岩石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
五塔岩风景区
交通指引
南安市内乘坐公交车K208路116路,杏埔桥头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