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溪五洞桥 编辑
赤溪五洞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始建年代不详,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重建。
赤溪五洞桥南北走向,长25.0米,宽1.70米,为五孔梁式石桥。每孔并排直铺三组石板,构成桥面通道。唯中孔两侧柱墩桥面用较规则石块铺设,做成船形墩式三角形分水尖状,并与通道桥板连接。中孔桥板之侧楷书题刻“宋咸淳三年丁卯良月重建”。赤溪五洞桥柱墩构造独特,造型富于变化,整体保存完整,有确凿的纪年,是研究古代桥梁的重要资料。
2006年5月25日,赤溪五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赤溪五洞桥
地理位置: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175 m²
编号:6-0544-3-24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赤溪五洞桥始重建。
赤溪五洞桥造型独特,富于变化,整体保存完整。赤溪五洞桥突出的特点在于柱墩造型独特、结构稳固而富于变化:一是柱墩形制富有变化。柱墩两端采用柱形墩,上横帽梁石构成。两次墩各由三根竖立的方形石柱和横在石柱上的帽梁石构成。每墩外侧二柱斜立,中间一柱正立。与帽梁石平面重直砌合,外侧两根桥柱墩均向内倾斜。中孔两侧柱墩制作较为考究,每墩两端均用规则条石斜砌成长1.2米、宽2.5米的三角形分水实状,并延伸出两侧桥身,做成船形墩式三角形分水尖状,形成实心柱墩,这样大大减缓了水流对桥身的冲击力,确保了桥梁的稳固性。二是柱墩上部形制富有变化。两端桥墩由柱墩上横帽梁石再置三根条石组成,上铺桥板。次墩与两端桥墩相同,石上垫高0.1米的条石。中孔柱墩在三角形分水尖上加压八根条石,上置十根相梁石上再铺两层长2.7米、宽1.7米的块石,并与板桥衔接。次墩与中墩的矢高一样,但与两端桥墩矢高相差0.4米。从侧面看,桥身略呈弧形,实际较为平坦,方便行走。
赤溪五洞桥
地理位置
赤溪五洞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
过溪村
交通信息
苍南县内乘坐苍南LC22路、苍南JC32路至赤溪车站下车,步行940米可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