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石塔 编辑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如寺石塔真如寺石塔

真如寺石塔,也叫七如来塔,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北白象镇磐石重石村真如寺内,面对山门平行而立,建于唐文德元年(888年)。

真如寺石塔原有七座,七塔除雕饰略有不同外,形制几乎完全相同。塔高5.16米,单檐,除雕饰略有不同外,构造、形制一致。基台平面六边形,束腰六面浮雕卷草纹。真如寺石塔是江南宋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2013年3月5日,真如寺石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真如寺石塔

地理位置: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北白象镇磐石重石村真如寺内

所处时代:元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7-1002-3-3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据《重建真如寺碑记》及《乐清县志》相关记载:唐文德元年(888年),僧肇法师建真如院。

宋祥符元年(1008年),赐额后并入七宝寺。

宋明道二年(1033年),院前建如来石塔七座。寺屡毁屡建,石塔也曾遭严重破坏。

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建修复七塔,现基本恢复了真如寺石塔原貌。

1994年,真如寺石塔按原样修复四座。

1999年,利用原残部件修复第一、二、六三座,石塔全部复原,七塔再现。

真如寺石塔真如寺石塔

建筑格局

编辑
真如寺石塔原有七座,七塔除雕饰略有不同外,形制几乎完全相同。塔高5.16米,单檐,除雕饰略有不同外,构造、形制一致。基台平面六边形,束腰六面浮雕卷草纹。六角则用浮雕力士代替角柱。力士或跪或坐,足踏下枋,头顶上枋。从体态到裸露肌肉,以及面部表情,均呈负重神态。

真如寺石塔基座须弥座式,角柱棱形,柱端饰仰莲一匝,上下枭浮雕仰覆莲,六角设圭脚,束腰各面浮雕狮兽,奔跃矫健。塔身置于莲花平座之上,六瓣瓜腹式,上鼓下收。正面辟一壶门,莲瓣式拱券,内莲花台上供如来佛像一尊,其上盖仿木构六角攒尖式塔顶,雕刻出斗縅、椽子、角梁、瓦垅、屋脊等,六角起翘。塔刹葫芦形,刹座覆钵式,周身浮雕卷云纹。

真如寺石塔仿照印度窣堵波形式,结合我国木构建筑特点,用石材建造。

真如寺石塔

历史文化

编辑

七佛

真如寺七石塔,象征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过去七佛,通常称为“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

真如寺

真如寺位于温州市乐清市白象镇重石村,唐文德元年(888年)僧肇法师创建于重石芝山之麓,名“重臻院”,院址坐北朝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额“真如寺”,几经扩建成为九进大丛林,院址改向朝东兼南,占地14600平方米。宋明道二年,院前建如来石塔七座。宋乾道二年(1166年),海水泛滥,真如院亦受毁坏。

文物价值

编辑
真如寺石塔是江南宋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文物保护

编辑
2013年3月5日,真如寺石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真如寺石塔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北白象镇磐石重石村真如寺内。

真如寺石塔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指引

乐清市人民政府距离真如寺石塔25千米驾车约35分钟,可驾车或打车前往。

下一篇 赤溪五洞桥

上一篇 栖真寺五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