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梅园 编辑

江苏省无锡市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氏梅园荣氏梅园

荣氏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西路卞家湾13号,地处梅园横山风景区西部,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是以荣德生、荣宗敬兄弟为首的无锡荣氏家族建造的园林 。

荣氏梅园占地面积约81亩,园内有东山、浒山两座小丘,建筑遗迹以这两座小丘为核心分布于园内,可分别以天心台、乐农别墅、宗敬别墅、敦厚堂为核心区分为四个区域。荣氏梅园继承了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及其社会思想的产物。荣氏梅园在建造上分为两期,前后变化较大,前期主要采用江南风景园林的园圃设计形式,后期融入了欧美文化元素、山水园林理念、以及公众花园的概念 。

2006年5月25日,荣氏梅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荣氏梅园

地理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西路卞家湾13号

所处时代:民国

占地面积:11 亩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8:00—16:00

文保编号:6-0936-5-06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民族资本家荣德生与友人一起浏览苏州留园,甚是欣赏园西一角,希望将来自己也能“仿此造园”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荣德生游览苏州邓尉山赏梅,酝酿出建造梅园的想法 。

民国元年(1912年),荣德生、荣宗敬兄弟在无锡太湖之滨、老家荣巷西侧购得清初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小桃园旧址位于东山山麓,荣氏兄弟倚山植梅,以梅饰山,称为"梅园" 。选定园址后,荣德生请来朱梅春设计,贾茂青督造,建园工程启动,竣工后对公众开放 。

民国二年(1913年),荣氏兄弟购得部分山粮田,从苏州买来梅苗,植梅1300株,以后陆续增植至3000株 。

民国三年(1914年),建天心台、香海轩 ,凿研泉 。

民国四年(1915年),建荷轩、招鹤亭、诵豳堂 。

民国五年(1916年),诵豳堂建成 。同年,凿洗心泉 。

民国八年(1919年)8月,康有为到访梅园并题字 。同年,乐农别墅建成 ,荣氏梅园初具规模 。

民国十一年(1922年),荣德生将梅园扩展至浒山 ,荣宗敬决定在浒山的南山坡建“宗敬别墅” 。同年,蒋介石到访荣氏梅园 。

民国十二年(1923年),宗敬别墅竣工 。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丹阁和太湖饭店建成,为游客提供食宿 。

民国十六年(1927年),荣氏家族在梅园内开办“读书处”学校 。

民国十八年(1929年),“读书处”学校校舍建成 。

民国十九年(193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纪念母亲石太夫人,建念劬塔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蔡元培到访荣氏梅园 。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占领无锡,荣氏梅园中的建筑遭到严重损毁,园中家具物件也多有丢失损坏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荣德生着手修复梅园,但因物价飞涨、荣德生被绑架等原因,修复遇到阻碍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宗敬别墅成为江南大学职工宿舍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李宗仁到访荣氏梅园 。

1949年初,无锡解放之际,荣德生选择留在大陆,将梅园作为他和地下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

1955年9月,荣德生四子荣毅仁遵照父亲生前嘱托,将梅园及横山土地约150余亩,及园中所有财产,除乐农别墅留作纪念父亲外,全部献赠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局派员接收 。

1960年,宗敬别墅成为梅园招待所 。

1963年2月,周恩来同志到访梅园 。

1985年,宗敬别墅大修,发现廊下有地道 。

2001年,宗敬别墅大修,改为陈列室及公园管理处 。同年,整修“读书处” 。

建筑格局

编辑

布局

荣氏梅园位于梅园横山风景区西南部,占地面积约81亩,园内有东山、浒山两座小丘,其中,东山位于浒山西南侧,建筑遗迹以这两座小丘为核心分布于园内。荣氏梅园可分为四个区域,由南向北分别是以天心台为核心的东山南麓区域,以乐农别墅为核心的东山区域,以宗敬别墅为核心的浒山区域,和以敦厚堂为中心的浒山北麓区域。

在天心台区域,还有揖蠡亭、三星石、洗心泉等建筑遗迹。在东山上,有招鹤亭、小罗溪、诵豳堂、乐农别墅等建筑遗迹。在浒山顶有宗敬别墅、读书处、念劬塔,宗敬别墅下有地道。在浒山北麓有敦厚堂等。

需要注意的是,荣氏梅园仅是梅园横山风景区的一部分。开原寺以及古梅奇石圃、积雪堂、植物博览园等现代建筑不属于荣氏梅园范围。具体范围如下图所示:

荣氏梅园范围地图荣氏梅园范围地图

特点

综述

荣氏梅园继承了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及其社会思想的产物。荣氏梅园在建造上分为两期,前后变化较大,前期主要采用江南风景园林的园圃设计形式,后期融入了欧美文化元素、山水园林理念、以及公众花园的概念 。

朴野园圃(早期建筑)

荣氏梅园在建设之初沿用风景园圃的形式,购买大量梅树,遍植山野,四时不谢,与苏州邓尉山、杭州超山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荣氏梅园初期遵循江南传统私家园林营造方法,叠山理水、花木种植、建筑营造均体现传统园林艺术手法,并延续着简洁素雅的风格。例如,梅园西南部核心建筑“诵豳堂”,单层单檐,脊线无装饰,四角不发戗,整体形象古朴典雅、简洁稳重。近旁的碑刻、石峰、洗心泉、天心台、揖蠡亭、招鹤亭等景的建设,均体现了朴野特点 。

中西合璧

荣氏梅园的后期建筑逐渐显现出较明显的欧美文化元素,民国八年(1919年)建成的乐农别墅,有木构梁架和中式屋顶,却有西式穹门拱窗。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成的荣宗敬别墅为砖混平屋,左侧披屋采用圆柱穹顶;敦厚堂轩廊采用西式的砖筑拱门。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成的念劬塔是砖混结构,建筑风格融合中西。此外,园中还建有玻璃温室、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设施,体现了建设时期的时代特色 。

山水园林

荣氏梅园的后期建筑逐渐向山水园林的风格发展,不断种植各种花木,并立峰浚泉,形成较为丰富的园林景观。荣氏梅园梅花品种繁多,有玉蝶梅、绿萼梅、宫粉梅、朱砂梅、墨梅和龙游梅等,根据梅花生态习性以及环境之胜,各式梅景依托山体地形而布局。又配植四季花木,建造了当时较为罕见的玻璃温室,用来培育冬令鲜花,造就了该园“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景观 。

公众花园

荣氏梅园虽采用江南园林景面文心的造园手法,但在近代文化背景下,园林文化内涵却有所变化和发展。开始建设时,荣氏梅园基本体现传统私家园林文化,之后积极汲取西方公园营造精神,实行私园公用,力图通过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环境,改造社会。荣德生一改传统私家园林种植梅花“孤芳自赏”的文化心理,而以“为天下布芳馨,与众人同游乐”为宗旨,赋予梅园新的时代文化内涵。

荣氏梅园不设围墙、不收游资、四季开放、公共享用为原则,长期对公众免费开放,不随意闭门拒客,也不驱赶附近百姓来园内设摊卖食品茶水。据载,唯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荣宗敬夫妇六十双寿之际不接待游客,但设有中西两餐以宴宾客,平民百姓皆受到热情款待,可见梅园的开放程度无异于西方公园。时人也常把梅园视作公园,并将其与国外著名公园进行比较。报刊《新无锡》(1916-01-11)写道:“记者昔年曾游日本各公园,似都未能有此(梅园)大开大合者” 。

主要景点

编辑

宗敬别墅宗敬别墅

宗敬别墅

民国十一年(1922年),荣德生将梅园扩展至浒山。是年荣宗敬五十岁,决定在南山坡建“宗敬别墅”,民国十二年(1923年)竣工。建有平房三间,砖木结构,室前有廊,东侧有一砖砌的圆筒装饰体,顶上覆盖铁皮半球,为欧式风格。房舍倚山向阳,敞亮宜人,室内沐浴、烹饪,诸具齐备,不少名流高人曾来此借住游憩 。

天心台天心台

天心台

天心台于“梅花点点皆天心”之意。台前耸立三峰太湖石,酷似“福、禄、寿”三字,故称“三星石”。天心台南有峰太湖石,名叫“米襄阳拜石”。相传宋代书法家米芾任职丹徒时,此石即为其园中之物,而其又特别喜欢石头,爱石成癖,后人称之曰“米襄阳拜石” 。

念劬塔念劬塔

念劬塔

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塔三层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夫人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以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

诵豳堂诵豳堂

诵豳堂

俗称“楠木厅”,为“荣氏梅园”的主体建筑,民国五年(1916年)建成,取《诗经·豳风》种庄稼艰辛劳作之意用为堂名。现额为书画家吴作人1979年书。诵豳堂内陈设物品均为荣家原物,建筑与陈设珠联璧合,匹配有情 。

洗心泉洗心泉

洗心泉

凿于民国五年(1916年),荣德生为它取名“洗心泉”,意思是“物洗则洁,心洗则清”。1983年重浚,泉畔补立刻石,著名梅花专家陈俊愉教授重书泉名。石壁上新镌荣毅仁少年时代撰写的《洗心泉记》刻石 。

读书处读书处

读书处

开办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此新建校舍。2000年进行了全面整修,恢复了当年的面貌,并经多方收集,整理了一批资料,成立了荣氏历史陈列室。正厅中堂横幅为荣德生先生在民国三十一年(1943年)冬手书“心正意诚”,横幅下布置荣先生撰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豁然洞读书处文存序》序文,正厅两侧的东厢和西厢陈列读书处学生作文选 。

香海轩香海轩

香海轩

香海轩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荣德生先生以银50两托人觅得康有为手书“香雪海”额。民国八年(1919年)8月,康有为来游梅园,见此系他人伪作,乃挥毫重书“香海”。原匾遗失,现门楣上两字为康有为学生、也是他的儿媳妇著名书法家萧娴女士于1979年所写。1991年在南京博物院找到康有为原书手迹,重新制匾,悬于轩内 。

乐农别墅乐农别墅

乐农别墅

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因荣德生先生号“乐农”,所以为此建筑取名为“乐农别墅”。1985年春节,荣毅仁先生返回故里,特为“乐农别墅”题额。现作为“荣氏历史陈列室”对外开放,向众人展示荣氏家族当年艰苦创业、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 。

历史文化

编辑

艺文

蒋介石日记

民国十一年(1922年),尚未成名的蒋介石来无锡游览太湖,到访荣氏梅园,在日记中称:“顺道访梅园,结构天成,涉游泉山,揽起云楼之风景,辄为旷怡。”

钱振煌《梅园记》《念劬塔记》

钱振煌《梅园记》记载:“凡园之植,四时之草,异域之花,无不具备……而山人独以梅名其园,岂非以鼎一阳之复,见天地之心,为群芳之先觉乎。”

此外,钱振锽还撰写有《念劬塔记》在念劬塔楼梯内壁,记述了荣氏兄弟不忘母教、艰苦创业、纪念父母,弘扬中华孝道的历史业绩 。

念劬塔记念劬塔记

荣毅仁《念劬塔铭》

荣德生先生之子,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同志,曾创作《念劬塔铭》:

“吾伯父与吾父之幼年也,先祖妣每令立机杼侧,诏之曰:“勤俭为立身之本,骄奢为败家之源。尔等苟勤俭自克,则非特立业树功,抑且光荣祖族。设骄奢自得,则将蒙耻辱,贻万人唾。汝父所以恒为乡人称道者,胥由于是也。子其戒之哉!”两大人退而相勖,未尝一刻而忘慈,以经以营,家由以起。

今岁值先祖妣八旬冥庆,两大人念教养之劬劳,思有以光荣之,以慰泉壤。顾追溯慈训,又不敢过事铺张,意与其洁桃樽,设寿筵,极一时之喧闹,不如立一纪念之物,供人瞻仰,遗名后世之为善。议成,乃兴工建塔于园宗敬别墅之侧。登览其颠,胸襟为之豁然。凭槛四望,五湖舳舻,朝夕追逐;惠山松柏,云烟出没;而华藏、青龙、马迹诸峰岚,冈陵波伏,直接杳冥。号此境也,将令人悠然以思,体念劬之名塔。

溯吾家之所以成此业者,其亦可以奋然起矣。向时建塔,不过供养神怪,庋藏贝叶,为浮屠氏张目耳。及欧化东渐,始有纪念塔之新筑。顾造纪念者,都国家大事或伟人,曾无私人以纪念其父母者也。今吾伯吾父,念母氏之劬劳,襄成家业,为中外所惊叹。反哺孝思,焉得不油然起乎!非特念之也,且以示后人,知所警惕自勉焉。后之登是塔者,其示深自悚惶,顾名思义,益自奋发,继祖业而体孝道乎!

先祖妣母氏石,享年五十有八,为之铭。铭曰:太湖之滨兮,惠山之阳。有塔念劬兮,如矢峭直。

林郁郁兮,水波苍碧。于农于樵兮,阡陌南北。我父我伯兮,克肖其妣。从厥诰诫兮,家业以起。为兴板筑以建塔兮,且示之于后人。后人登之而相勉兮,大吾族兮振振。父诏子而子诏孙兮,垂母教于无垠 。”

念劬塔建成后,在荣氏梅园学习的学生都以《念劬塔铭》为题作文,《豁然洞读书处文存》第二集中收录了七篇,生动地记述了荣氏兄弟不忘母教,艰苦创业,勤俭办厂,衣食百姓,为民造福,成就伟业,建造斯塔,纪念父母,弘扬中华孝道的历史业绩 。

相关人物

荣德生

荣德生荣德生

荣德生,(1875年8月4日—1952年7月29日),又名宗铨,号乐农氏居士,江苏无锡人,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著名民族实业家、慈善家,著有《乐农氏纪事》。

荣德生与其兄荣宗敬一起,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12家面粉厂和9家纱厂,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期间,荣德生曾当选为江苏省第二届议会议员、北洋政府国会议员。

1949年9月,荣德生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并被选为中华全国工商联筹委会委员和苏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2年7月29日,荣德生因病在江苏无锡逝世 。

荣宗敬

荣宗敬(1873年—1938年2月10日),原名荣宗锦,晚号锦园,字宗敬,江苏省无锡市荣巷人。清末至民国时期实业家。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伯父。

荣宗敬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新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民国十七年(1928年),任私立南通大学校董。著有《实业救国刍议》等书 。

荣毅仁

荣毅仁荣毅仁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男,江苏无锡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大学毕业后,便参与了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荣毅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建议。1979年10月,经中央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同志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荣毅仁同志曾在1957年曾被陈毅同志誉为“红色资本家”。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

历史轶事

周总理访问荣氏梅园

荣氏梅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忙于国事,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全国各地,虽曾多次路过无锡,却一直没有来过无锡。1963年2月2日,周恩来在赴上海参加会议和看望了宋庆龄、荣毅仁等后,也许是出于对梅花的特殊爱好,也许是由于对过去战斗生活过的南京梅园新村的联想,也许是在与荣毅仁谈话中引起对民族工商业巨子荣氏家族的关注,他提出要到无锡看看梅园。

那天中午近1时,周总理一行20多人坐火车从上海到达无锡,直接到了梅园。在进梅园大门时,周总理对秘书说:“你统计一下人数,去买好门票。”在旁陪同的交际处干部连忙说:“总理来参观,不用买门票了。”周总理摆摆手说:“今天我们都是普通游客,游客就要买票。”在总理的坚持下,秘书按全部人员包括接待人员在内如数购买了门票。

这天天气阴冷,但总理的心情不错,他随着接待人员边欣赏景点,边听介绍,对荣氏家族的有关情况更感兴趣。这次总理是想来赏梅的,因时令尚早,园内的梅花仅是星星点点,开得不多,但总理兴致不减,他幽默地说:“我来梅园看梅花,谁知梅园还没花。”引得大家一片笑声。

离开梅园,总理一行来到锦园毛主席住过的一幢小楼内小憩。他们在客厅坐下后,服务员端上了刚沏的茶水。总理一见就说:“中央对接待工作有明文规定,内宾不用茶水,我们就应该带头执行嘛。”最后还是用白开水换下了茶水。这时,接待人员向小卖部要了几套太湖风景的明信片送给周总理作留念,周总理坚持按价付了钱。周总理等在此作了短暂休息之后,乘轮渡到了鼋头渚,然后乘车到蠡园渔庄参观。5时,周总理一行就乘火车离锡返京了,连一顿饭也没有在无锡吃 。

文物保护

编辑
2006年5月25日,荣氏梅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参观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荣氏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西路卞家湾13号,地处梅园横山风景区西部,东邻开原寺、横山,西南濒太湖,东北邻惠山 。

荣氏梅园

交通信息

地铁

乘坐无锡市地铁2号线,在梅园开原寺站下车,6号口出 。

公交

乘坐无锡公交2路、40路、52路、53路、72路、83路、87路、88路、89路、102路、131路、158路、快3路,在梅园站下车 。

门票信息

梅园横山风景区门票60元,部分人群可免票或享半价优惠,具体情况以景区通告为准。

2023年春节假期至元宵节期间(1月21日至2月5日),梅园横山风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

下一篇 西溪遗址

上一篇 阿炳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