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编辑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惠山脚下锡惠公园内,惠山泉于唐大历末年(779年)开凿,因唐代茶圣陆羽认为”惠山泉居天下第二“而得名“天下第二泉,后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题字“天下第二泉”石匾。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由二泉庭院和石刻组成,二泉庭院占地而积805平方米,以名泉为核心,结合自然山势作随机布置。中轴线上有二泉亭、漪澜堂及自成体系的泉井、流泉和池沼,旁缀太湖石峰,嶙峋假山及名贵花木,形成精致优雅的园林。泉亭内西壁上方正中壁嵌赵孟颛书“天下第二泉”石匾;二泉亭园北侧粉墙上镶嵌清王澍撰书的“天下第二泉”刻石。其书法和文字内容作为重要史料,具有历史、艺术史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
2006年5月25日,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地理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惠山脚下锡惠公园内
所处时代:唐至清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821-4-01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咸丰年间,天下第二泉遭遇战火,围绕二泉所建的亭台楼阁被毁。
晚清时期,天下第二泉周边楼阁重建。
1993年,二泉庭院全面修葺。
2021年12月,惠山古镇建设管理部对天下第二泉漪澜堂、二泉亭两座建筑存在屋面漏雨、木构件糟朽、油饰褪色、粉刷层剥落等问题进行维修。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二泉水系包括上、中、下三池。上池,中池在二泉亭内,呈天阳地方之相。上池深1.94米,围八角形石栏。每边长0.8米;中池深1米,围方形石栏,每边长1.4米。两池相距0.65米,在上方凿水口相通。泉亭歇山式,方形。亭壁嵌赵孟颛书“天下第二泉”石匾。
二泉亭之下为游澜堂,现建筑为清同治年间重建的木结构敞轩,三间七架,敬山顶,四面环廊。堂下埋暗渠。将上池、中池的泉流导入下池。
下池开凿于北宋明道年间,水深0.33米,横8.6米、纵5.7米。围雕刻“福寿双全”和“双龙戏珠”“一统山河”图案的青石栏板。西侧池壁嵌重制于明必治初年的石螭首,泉流由此入池,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意境。池之东,以院墙粉壁为背景,点缀明代太湖石奇峰“观音石”,旁有辅峰作童子、童女状。在二泉亭园北侧粉墙上,镶嵌清王澍撰书的“天下第二泉”刻石。
元赵孟頫“天下第二泉”碑刻
元人书法,清代镌刻。碑高25厘米,长37厘米;阴刻填白,底石为黑色。“天下第二泉”五字,字大20厘米,正书。左有小字落款“赵孟頫书”,字大约3厘米,同为楷书。此碑内嵌,其四周饰有砖框。
元赵孟頫“天下第二泉”碑刻
清雍正六年王澍“天下第二泉”石刻
“天下第二泉”五字书写于五块长方形青石上,高大于宽,自右至左,一石一字,金笔铁划,铿锵有力。总长650厘米,高107厘米;字高95厘米,宽65厘米。楷书阴刻,深宽填白。碑无边框。其左另有石刻落款“雍正六年,良常王澍书”,并旁跋“赵文敏旧有此额,字不盈尺,木朽剥蚀久矣。今年十月,余以行县到慧山,慨名迹之不存,幸法书之有托。因属同年王吏部虚舟为擘窠书,勒置泉上。雍正五年冬,武林包括书”。
清雍正六年王澍“天下第二泉”石刻
艺文
二泉映月·陆羽
南朝古寺惠山泉,裹名来寻第二泉,
贪恋君恩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传说轶事
唐武宗会昌(814~846)年间,宰相李德裕住在京城长安,喜饮二泉水竟然责令地方官吏派人用驿递方法,把三千裏外的无锡泉水运去享用。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讽喻道:“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宋徽宗时,亦将二泉列为贡品,按时按量送往东京汴梁。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登临惠山,品尝过二泉水。
2023年7月14日,《元赵孟頫“天下第二泉”碑刻》《清雍正六年王澍“天下第二泉”石刻》入选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地理位置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惠山脚下锡惠公园内。
无锡锡惠公园
交通信息
1、先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三阳广场站,后转乘公交线路611路、15路、75路、81路即可到达。
2、从无锡中央车站乘坐66路、126路、711路区间、611路、98路、158路、207路等。
3、无锡站(南广场)抵达,可以乘坐83路、2路、10路等直达惠山古镇。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