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编辑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驻此。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原是闵氏宗祠,该祠系南方民族建筑形式,布局为前后两排,每排五间,东西各有两间耳房。祠堂正面中部为一吞字大门,门框用条石雕凿,东侧耳房外另开一小门。祠内建筑均为梁柱组合起来的通屋,面向院内的一周前墙全部砌装木隔扇,隔扇外有宽敞的廊檐。大门和后排走廊装有拱形天花板,前后两排屋顶为古钱形瓦条脊,脊中间有彩瓷“顶子”,两端有鳌鱼兽头。前后墙用花砖封檐,前檐花砖之间还有彩绘戏剧故事。旧址几经维修,保存尚好。旧址西山墙上保留着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同志当时亲笔书写的“为保障秋收秋耕,坚决扩大红二十五军打破敌人的新进攻”和“十月革命指示了中国工农群众的一条出路”等标语落款:“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一九三三年八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其建筑具有豫南地方特色,是河南穿斗式建筑的实物例证。
200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
所处时代:1933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986-5-11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秋,鄂豫皖省委于11月底在檀树岗重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副军长徐海东,全军约五千人。军部设在闵氏宗祠。
2012年11月,新县文物局聘请了河南省古建所专家编制旧址的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对旧址进行了修缮、加固,还硬化了附近的道路,整修了附近的河岸。
2016~2020年,新县人民政府完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的保护性修缮。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原是闵氏宗祠,座北向南,背靠太平寨,门前有一条小河,东南角有一株枝叶繁茂的老枫树。该祠系南方民族建筑形式,东西宽约18米,南北长约21米。布局为前后两排,每排五间,东西各有两间耳房,院内地平用条石砌成,散水流向中间,成为“四水归池”。祠堂正面中部为一吞字大门,门框用条石雕凿,东侧耳房外另开一小门。祠内建筑均为梁柱组合起来的通屋,面向院内的一周前墙全部砌装木隔扇,隔扇外有宽敞的廊檐。大门和后排走廊装有拱形天花板,前后两排屋顶为古钱形瓦条脊,脊中间有彩瓷“顶子”,两端有鳌鱼兽头。前后墙用花砖封檐,前檐花砖之间还有彩绘戏剧故事。旧址几经维修,保存尚好。
大门两侧墙上有壁画,东为《天官赐福》,西为《一品当朝》。
标语
标语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西山墙上保留着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同志当时亲笔书写的“为保障秋收秋耕,坚决扩大红二十五军打破敌人的新进攻”和“十月革命指示了中国工农群众的一条出路”等标语落款:“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一九三三年八月”。标语字迹清晰,字体流畅。红二十五军撤走后,群众为了保护这些标语,用黄泥巴泥在标语上,将它全部覆盖,避免了敌人的破坏。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遗址碑
地理位置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
方塆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路程约22千米,用时约4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