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武庙 编辑

山西省长治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庄武庙李庄武庙

李庄武庙,又名李庄关帝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李庄村,占地面积约1254平方米 ,元至大二年(1309年)修造 。

李庄武庙坐东朝西,二进院落,现存中轴线建筑为山门、鼓楼(舞楼)、香亭、大殿,南北两侧有妆楼、廊房、耳房等。李庄武庙中金元风格的舞楼为研究宋金元神庙演出场所提供了重要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

2013年3月5日,李庄武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庄武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李庄村

所处时代:元、清

占地面积:约 1254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842-3-1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元至大二年(1309年),修造李庄武庙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香亭及南北廊房,并创修南北角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次修缮 。

1958年,李庄武庙的一进院被用作乡政府办公场所,二进院廊房作供销社,乐楼和大殿改建为仓库 。乐楼四面加砌围墙,在四攒角科斗栱下加砌柱子以承托出檐,原四柱均置于室内 。

2013年,对李庄武庙进行全面修缮,恢复原有的风貌 。

建筑格局

编辑
李庄武庙坐东朝西,东西长57米,南北宽22米,占地面积约1254平方米。现存中轴线建筑为山门(戏台)、鼓楼、香亭、大殿;北侧依次为妆楼、戏台北配房、一进院北廊房、二进院北廊房、香亭北配房、大殿北耳房;南侧紧邻峭壁,建筑依次为一进院南廊房、二进院南廊房、香亭南配房 。

李庄武庙李庄武庙

主要建筑

编辑

山门

山门、戏台山门、戏台

山门位于庙宇最前端,一层为山门,二层为倒座戏台。戏台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板瓦屋面 。

鼓楼

鼓楼也称为乐楼、舞楼,是明代建筑,位于山门与大殿之间,面宽、进深各一间,四角亭,十字歇山顶 。

舞楼(鼓楼)

香亭

香亭

香亭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檐为卷棚歇山顶,后檐为卷棚硬山式屋顶。从外观看属卷棚建筑,梁架结构为“五架梁通前后檐,通檐用两柱”。前后檐均设七攒斗栱。明间檐柱柱础为须弥座形式,各层均雕饰不同花纹。椽子上皆彩绘出木头纹理,保存完好;斗栱、檐额都有雕刻图案 。

大殿

大殿大殿

大殿是元代建筑,单檐卷棚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梁架为四椽前压搭牵用三柱,前廊式。斗栱仅设于前廊,为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斜栱造,耍头蚂蚱形,里转单抄。梁架上有彩绘,山花象眼处施山水画 。

两侧建筑

妆楼妆楼

戏台北妆楼是二层楼阁式建筑。面宽两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式建筑,板瓦屋面。戏台北配房面宽两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 。

一进院北廊房、南廊房、二进院北廊房、南廊房都是面宽五间,进深五架椽,前出廊式。单檐硬山顶建筑,板瓦屋面。香亭北配房、南配房都是面宽两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顶建筑,板瓦屋面。大殿北耳房面宽两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式建筑 。

历史文化

编辑

活动建设

2022年6月,长治市潞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1991年7月,李庄关帝庙被潞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李庄武庙李庄武庙

2013年3月5日,李庄武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9年8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李庄武庙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 。

李庄武庙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

以围墙向外东、西延伸10米、北延伸15米、南以石坡护岸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

以保护范围界限各向外南、北延伸50米、东、西延伸30米 。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李庄武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李庄村。

李庄村武庙

交通信息

自驾:从长治市潞城区政府出发,经过锡海线、省道S324到达李庄武庙,路程约17.8千米。

下一篇 关村炎帝庙

上一篇 北甘泉圣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