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源永安寺 编辑
浑源永安寺,俗称大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浑源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遭火毁。元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浑源永安寺。明、清之际,浑源永安寺屡有修葺。
浑源永安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传法正宗殿,两侧东西配殿有观音殿、伽蓝殿、达摩殿、雷神殿及关帝殿。
2001年6月25日,浑源永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浑源永安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
所处时代: 元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5-0259-03-6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元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浑源永安寺。
明、清之际,浑源永安寺屡有修葺。
浑源永安寺
壁画
传法正宗殿四壁满布明代壁画,壁画分为135组895尊人物,面积为186.912平方米。后壁绘十大明王三教仙佛鬼神,体量高大(平均高3.245米),是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传法正宗殿正殿北壁(后壁)中间设门,门两侧各绘明王五身,合为十大明王,明王皆作忿怒相,竖发,怒目獠牙,头顶侧圆光内绘其本尊像。北壁东侧西起第一身明王绿面红发,三头八臂,上双手各持一剑,胸前双手合掌,中两手拉开面皮露出本尊面容,左下手持法轮,坐骑为虎;第二身明王黑面黑发,额上顶三骷髅,三头六臂,左上手摇铃,右上手捏红色宝珠,胸前双手合十,左下手握斧钺,右下手握玉环,坐骑为白象,应为普贤菩萨变现的步第明王第三身明王赤面黑发,额上顶佛头,三目,三头六臂,左上手持葡萄,右上手持剑,左中手握锤,右中手举胸前,左下手持经卷,坐骑为神兽;第四身蓝面赤发,三目,三头六臂,左上手握短棍,右上手持莲花,左中手似持蓝色花,右中手持剑,左下手握红色飘带,右下手扶龙尾,坐骑为龙;第五身赤面黑发,额上顶三骷髅,上双手持黄色花,胸前左手握右手腕,另二左手持白色飘带,二右手分别持宝瓶、杵,坐骑为神兽。
传法正宗殿北壁西侧东起第一身明王黑面黑发,额上顶一佛头,三目,三头六臂,左上手持细长棍状物,右上手持铜,胸前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右下手握刀,坐骑为牛;第二身明王赤面黑发,三目,三头八臂,左上手持剑,右上手持法器,胸前双手结印,左中下手握斧钺,右中下手捏莲花,左下手执所骑神兽耳,右下手执军持。第三身明王青白面赤发,三头六臂,胸前左手托二火轮,右手作手印,右上手执长杖月叉,右下手握绢索,坐骑为神兽;第四身明王黑面黑发,三头八臂,左上手握斧,右上手持瓶,胸前左手扶右臂,右手持剑,另有一右手执经,坐骑为龙;第五身黑面黑发,额上顶一佛头,三头六臂,左上手持剑,右上手持经卷,胸前双手作外缚印,左下手持绿鸟,右下手掌中托物,坐骑为神兽。
牌匾
传法正宗之殿前檐下正中悬挂“传法正宗之殿”牌匾,是元初书僧雪庵和尚的手笔。
壁画、牌匾
名称由来
元朝初年,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回归故里皈依佛门,愿发悲悯超度亡魂,故邀归云禅师主持捐资重建,因高定官职是永安军节度使,归里后又号永安居士,故寺名为“永安寺”。
地理位置
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
永安寺
交通路线
从浑源县坐车至城东北鼓楼北巷即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