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庄遗址 编辑
北庄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大黑山岛北庄村东北部,它北依峰台山,南接一季节性小河,东临大海。峰台山为一盾型山包,海拔高70米,其南麓地势平缓,周围的沟壑及南部海岬地带大多发育着第四季中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形成多级台地。遗址及现代北庄村均分布其上。遗址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40米,总面积约2.24万平方米。
北庄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历经北庄一期、北庄二期和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前后延续数千年之久。在各期文化遗存中,以北庄一期、北庄二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包括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及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实物资料。北庄遗址的发掘,开创了胶东考古工作的新纪元。
1996年11月20日,北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1981年秋,由北京大学、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试掘。
1982 年秋至1987年春,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正式发掘。
1987年,《考古》第5期公布了1981年、1982年两次发掘情况。
北庄遗址
整个村落,从布局上看,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区,两区之间是一条南北宽10米,东西长60米的深沟,沟中厚薄不等地堆积着大量的红烧土块。沟两侧约35米宽的范围内分布着数十座灰坑和窖穴,在两区中,房屋布局有一定规律,可以分组,在组与组之间又被一系列灰坑和窖穴群所间隔,这种村落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北庄人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生活。墓葬发现多为北庄二期墓葬,其中合葬墓4座,埋葬人数有50余人至10余人不等,规模较大,大多为二次迁葬,仅有一座墓为一次迁合葬。这种多人合葬习俗与山东兖州王因、河南安阳后岗、陕西渭南史家等遗址情况相似。
北庄一期文化堆积较厚,多次发掘所发现的90余座房址、140多个灰坑和60余座墓葬,大多属于这个时期。房址一般呈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大者20余平方米,小者不足5平方米,门道一般设在东南或西南部、灰坑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种,多呈锅底形,有的呈简形。墓葬大多是土坑竖穴单身葬,有少数二人合葬和多人二次葬,其中一墓有14具骨架,分两排埋葬。出土器物有石、骨、角、蚌、陶器。石器以琢制为主,仅刃部磨光,有斧、铲、锛、凿等器形。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器表以素面为多,纹饰主要有压印纹、附加堆纹、乳丁纹和划纹;有彩陶,以黑色单彩为多,复彩较少,器类有盆形鼎、釜形鼎、无流实足鬹、小口罐、三足钵、简形罐、盆、三角觚形杯、豆等。小口罐腹部多饰对称的鹏菇状把手或鼻形耳。
北庄遗址作为胶东地区最典型的史前聚落遗址,并在原址上建起了北庄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外学者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和游客了解胶东古老文化的重要场所。
2000年,由国家文物局和地方政府联合,于该地原址建成“北庄史前遗址博物馆”。
地理位置
北庄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大黑山岛北庄村东北部。
北庄遗址
交通信息
烟台市内乘坐长岛西三乡线至大黑山站后步行约760米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