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氏墓群 编辑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中国北魏至隋代门阀士族封氏家族的墓地,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的墓群。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封氏墓群曾被当地群众挖掘,从墓室没有塌陷的4座墓中和另外1墓巷道内,就取出了300余件文物。
封氏墓群现墓群保存封土的尚有15座, 最大的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
1961年3月4日,封氏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封氏墓群
地理位置: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
所处时代:中国北魏至隋代
占地面积:13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目:18座
俗称:“十八乱冢”
编号:1-0169-6-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封氏墓群
结构
封氏墓群原有18座墓,俗称“十八乱家”,位于衡水景县城东南15里处的高地上,现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特点
封氏墓群现有保存完整封土的墓15座,排列比较集中,封土大小不等,最大的封土高约7米,周长约100余米,小的封土高约1米许,整个墓群占地面积约13.3公顷(按照当地的“十八乱冢”之说,应为十八座墓葬,然而,其余3座已荡然无迹。据了解其中一座原在墓群东南面,封土已平,另两座的具体位置尚需进一步勘探)。墓群中央立有一一九六四年河北省人民委员会特制汉白玉标志牌,四周埋设有水泥界柱。
墓志有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和隋开皇九年(589年)的共5合。根据墓志铭所载,墓主人都是封氏族系。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的墓志分别立于北魏正统二年(521年)、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开皇九年(589年)。墓主人分别为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渤海定公封魔奴、魏故侍中司徒尚书左仆射封延之、延之妻崔夫人、齐故尚书右仆射冀州使君封子绘、子绘妻王夫人。依墓志铭内容来看,这些人都属封氏族系,是北魏,北齐间的上层贵族。渤海封氏是和无极甄氏、河间邢氏、博陵崔氏、赵州李氏等齐名的南北朝时期的豪门望族。这些门阀士族与拓跋鲜卑贵族通过联婚相勾结,构成了北朝统治集团的核心。封氏家族的成员官职都很高,《魏书》、《北齐书》《北史》等正史中均有他们的列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史乘中也有关于封氏的记载。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出土的青瓷器对研究北方瓷器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证实了北方青瓷不但可以与南方青瓷媲美,而且在制作形态、釉质等各方面都有它的特殊风格,尤其青瓷莲花尊,造型优美,浅灰胎,底足不施釉,青釉匀实,近似艾叶色,开片细而不显,堪称北魏青瓷工艺的佳品。
地理位置
封氏墓群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
封氏墓群
门票信息
全票40元。
交通信息
路线
自驾:从衡水市出发,途经衡德高速、X906,全程70.6千米,大约需要1小时26分钟。
公交:在衡水市区乘坐107路/109路转113路,全程63.4千米,大约需要2小时4分钟到达景县汽车站。景县汽车站再坐车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