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国墓地 编辑
邢国墓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葛家庄,发现于1993年。墓地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在此范围内密集分布着两周诸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共发现墓葬500余座。
截至1999年,邢国墓地共发掘大型墓葬6座,其中包括邢侯墓、邢侯夫人墓及春秋时期的大墓等。中小型墓葬500余座;大型墓葬和部分中型墓葬有陪葬车马坑35座,发掘面积共计4200平方米,发现房址6座,窖穴、灰坑120余座,出土青铜器、金器、漆器、玉器等各类器物1500余件,重点保护区域范围内密集分布着西周邢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邢国墓地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先商文化及商族起源、祖乙迁邢地望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006年,邢国墓地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邢国墓地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中文名:邢国墓地
外文名:Xingguo cemetery
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
所处时代:商周时期
占地面积:10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Ⅱ-4
邢国目的发掘现场
1993年,在邢台市信都区葛家庄发现一处墓葬群,其发掘后的墓道和墓地遗址已被回填保护。
1997年,共发掘大型墓3座、中小型墓30余座,其中西周时期20余座,春秋时期的墓葬2余座,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2016年,邢台市启动邢国墓地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将遗址密集区建设成为考古展示区,基本还原邢国墓地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旅游的元素,远期将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结构
邢国墓地部分结构
特点
邢国墓地发现数量可观的灰坑,窑穴以及半地穴式房基。灰坑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特殊,规模较大,有的灰坑直径近10米,这些大型灰坑的底部平整,平面形状多为圆形,圆角方形。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亦有侧身曲肢葬。
邢国墓地出土文物
邢国墓地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铜、玉、原始青瓷、陶、石 及蚌器等。铜器有青铜鼎、簋、戈、剑及青铜工具等;玉器多为各类动物形象,如鱼、蝉、猪、龙等;原始青瓷器主要有尊、豆、器盖等;陶器有 鬲、簋、罐、豆、器盖等。春秋时期墓出土遗物有鬲、豆、罐等。其中在M72号墓中,出土了玉戈、青铜剑等,M73号墓中发现幸存在二层台上的青铜鼎,有铭铜簋、铜戈、及蚌饰件。M202为大型甲字形墓随葬6辆车,出土十一批精美的车马器。
2016年,邢国墓地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规划。同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与河北省文物部门协商,将葛家庄墓葬发掘的文物引回本市。《邢国墓地保护规划》正在编制,该规划通过后,邢国墓地的保护就有了专门法规。寻找邢国都城遗址,文物部门正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寻找城墙的位置。
地理位置
邢国墓地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葛家庄村西侧20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车:
从邢台站出发,沿站前街南行970米,右转进入中兴大街行驶3.4公里,左转,进入太行路,行驶680米。右转,进入建设大街,行驶650米,左转,从建设大街到葛家庄村,行驶350米,时间约需17分钟。
从邢台东站出发,沿站北街南行400米,右转,进入泉北东大街,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东华路,行驶5.8公里。右转,进入百泉大道,行驶11.5公里。右转,进入滨江南路,行驶2.3公里。右转,从滨江南路到葛家庄村,行驶1.1公里到达葛家庄村,时间约需31分钟。
公共交通:
乘坐乘坐邢台公交17路、33路东董村站下车西行250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