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张庄墓群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张庄墓群北张庄墓群

北张庄墓群,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北张庄、大隐豹、西孙庄、陈家岗等村附近,是汉代时期墓群。

北张庄墓群东西约5千米,南北约4千米,共有黄土夯筑封土墓10座、无封土墓1座。北张庄墓群为战汉时期的官宦大臣墓,其墓葬封土庞大,出土文物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2019年10月7日,北张庄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张庄墓群

地理位置: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北张庄、大隐豹、西孙庄、陈家岗等村附近

所处时代:汉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169-2-00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北张庄墓群位置北张庄墓群位置

1970~1972年,先后发掘了北张庄墓群两座东汉砖拱多室墓。

遗址特点

编辑

M8M8

北张庄墓群东西宽约5千米,南北长约4千米,共有黄土夯筑封土墓10座、编号为M1~M10,其中M2、M3封土于1982年被当地农民平掉,M6封土西侧被挖掉,其他保存完好。该墓群分布范围为,东起北张庄,西到大隐豹、西孙庄,北起赵王城南墙外,南到二十里铺。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发现一座古墓,编号为M11,该墓位于南二十里铺村,有封土,早年封土上建有砖窑,封土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8米,高约4.5米。

M1,原有封土呈尖顶三角形,北面边长37米,东、西两面各长30米,残高12米,室内南北通长约245米,东西宽12米,高4.16米。在中轴线从南到北设墓道、甬道、墓门和前室、中室、后室三个主室。前室东西两侧附设三个耳室。各室有门互通,整体布局严谨均匀,墓室各墙用长方砖错缝平砌,牢固美观。后室三壁三层拱,墙厚1.5米,券厚1.65米。前室中室均两层券,墙厚1米,券厚1.10米,各室用长方砖及大方转铺地,上下五层共厚0.75米。全墓建筑技术水平高,布局合理,虽经两次盗扰破坏,但仍保存完整。随葬品器物如陶灶、罐、盘、量等陶、铁器均在东侧两耳室;车马件多在西耳室;大铜鉴、铜洗、铜炉、铜灯等多在前室;带架熨斗、铁灯、铜灯、鎏金大爵樽等多在中室;玉衣片、铜钱、铁钺等多在后室。

M10,封土底径约70米,高约6米。由于地处偏僻,远离村庄,1998年,曾被盗过。M10,出土一组輁轮器具。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北张庄墓群出土遗物有鎏金铜器、铁器、玉石器、骨角器、陶器等162件,汉五铢等铜钱5万余枚。

輁轮器具

輁轮器具(为古代下葬时使用的工具)。平面作长方形槽状,横截面作凹形,中部装有轴,轴上套接车轮。其通长33厘米、宽17厘米,高16厘米,厚1.3厘米,轮径14厘米,铅青铜质。此种器具是安装在形状似长床的平板车上的(典籍中称为“輁”),为其车轴的车轮部分。汉代时贵族下葬要用“輴”(载棂车)将棺椁运至墓旁,随后将棺椁移至车上(也可能輁车本已在輴上),在拖经墓道至墓室棺椁安置位置。较大的棺椁下面的輁车有的即不再取出,留在棺椁下。

此整套轮具典籍或称为“輁轴”。

鎏金大爵樽

鎏金大爵樽,M1出土,只出土盖与承槃,M2出酒樽,大小虽有差别,但可勉强配套。盖面微隆,细线刻镂的鸟兽和流云纹生动。承槃通高8.5厘米,直径47.5厘米,为直壁三足浅盘,足作熊形,以肩负盘,张口吐舌,形貌狰狞,通体有松绿石、水晶珠镶嵌。承槃沿下刻隶体铭文48字:“建武甘三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大爵酒樽······”可知这件文物出自东汉初年的蜀郡官府著名作坊,应为宫中用物。酒樽直筒状,腹部两侧透雕蟠龙铺首嘟环,三足作熊形,形状装饰与盘足同。器物周身刻镂两圈精美花纹带,下刻流云、鸟兽,上圈刻神话故事,其中有神奇的鸟兽和乘兽的羽人、西王母、侍者、树木等神仙境界的生动画面,反映了汉代人死后升天的迷信思想。

研究价值

编辑
北张庄墓群为战汉时期的官宦大臣墓,其墓葬封土庞大,出土文物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1982年7月,北张庄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碑遗址碑

2019年10月7日,北张庄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北张庄墓群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北张庄、大隐豹、西孙庄、陈家岗等村附近。

北张庄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北张庄墓群,路程约10.9千米,用时约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