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编辑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镇弹音村,创建于抗日战争艰苦的年代,结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由边区政府办公厅、高等法院、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杨秀峰旧居、薄一波旧居、戎伍胜旧居等9座院落组成。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后,贯彻实行政治、经济、文教等各项政策,颁布了诸多重要政令、指示,充分发挥了抗日民主政权的作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地理位置: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镇弹音村
所处时代:1941年—1945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642-5-035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迁驻涉县弹音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迁至武安,后迁往邯郸、石家庄等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合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门头
边府办公厅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边府办公厅是一座独立的四合院,原是弹音村中举办祭祀、唱戏等大型活动的场所,由正房、北屋、戏台和西耳房组成,占地面积759.2平方米。院内正房是边府会议室,戏楼是秘书处办公室,保存完好,并在院内开设了“晋冀鲁豫边区陈列室”和“边区农民生产生活用具展室”两个专题陈展。
历史背景
晋冀鲁豫边区,创建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结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令;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加强经济建设,增加边区财富,保障军需民用;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是刘邓大军的后方基地,为保障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教育课程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作为涉县一二九师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设计了《红色政权》革命传统教育课程,通过解读根据地政权建设,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政府,推行新思想、新文化,建立民主政权,保障抗战,彻底扭转根据地局面的经验和智慧。
2013年3月5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经省文物局批准,对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文物本体和消安防设施进行了全面修缮和提升。
地理位置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镇弹音村。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交通信息
从涉县人民政府驾车,大约11分钟到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