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青寺大殿 编辑
天青寺大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崔炉村,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
天青寺大殿建筑规模较大,有山门、天王殿、水陆殿、大雄宝殿、阎王殿等,均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山门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占地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现存大雄宝殿一座。大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绿琉璃剪边。檐下施七踩三下昂斗拱,昂头呈如意式,耍头后尾通过吊柱挑于下金檩下。梁架结构用双层大额枋,额上托五架梁,前后出双步廊,檩、梁、穿构件布置也不拘常规,繁复有序,俗称“乱梁殿”。柱全为石质,截面为小八角形,柱下分别为圆形、方形、八角形须弥座式柱础。金柱采用移柱和减柱的做法。后排金柱多镌有施主名讳及大明天顺三年款。南墙明间、两次间和北墙明间装修板门,其余各间均为1.1米厚的青砖实墙。天青寺大殿是武安市及河北省南部考古已发现保存最早、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其梁架结构形式在明代建筑中较罕见,是研究明代建筑的较好实例。
2013年3月5日,天青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天青寺大殿
地理位置: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崔炉村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748-3-04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7~2002年之间,进行了抢险维修。
2003年,对大殿进行了落架维修。
天青寺山门
2004~2009年之间,筹资300余万元,治理了天青寺大殿周围环境,拆迁了大殿前粮站建筑,恢复修建了东、西禅房,东、西配殿,山门和钟,鼓楼。
天青寺大殿
石雕
天青寺大殿东侧存明、清重修碑5通。木雕、石雕等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天青寺大殿
天青寺大殿是武安市及河北省南部考古已发现保存最早、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其梁架结构形式在明代建筑中较罕见,是研究明代建筑的较好实例。
天青寺大殿遗址碑
地理位置
天青寺大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崔炉村。
崔炉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天青寺大殿,路程约23.5千米,用时约3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