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河道署 编辑
清河道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兴华西路3号,是河北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清代道台衙署。清河道为分巡道,始设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清道光年间,清河道署由裕华路天主教堂地迁至兴华路。
清河道署共有六套院落,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 清河道署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建筑形式为硬山布瓦顶,布局严谨,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自临兴华沿线纵向串通一座大门。共有大门、垂花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东路东跨院、西路西花厅院、西花厅后院等古建筑18栋,中轴线上四套院落布局规整,均为一正房两厢房,正厢之间有庑廊相连,正房(北房)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廊步山墙施花卉图案。各院落两侧均开便门,以便进出。在中路二进院以东,存有清河道署东跨院;在中路四套院以西,有由左旁门出,有清河道署西花厅、西花厅后院。
2013年3月5日,清河道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清河道署
地理位置:保定市兴华路3号
所处时代:清道光年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1840 m²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7-0764-3-062
清道光年间,清河道署由裕华路天主教堂地迁至兴华路。
民国时期,清河道署曾作为军阀王占元的公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占元公馆由伪保定市政府占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暂编第28军军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供销社、河北省档案馆入驻清河道署。
20世纪70年代,清河道署成为民居。
2015年1月,保定市水利局按照设计方案,积极筹措资金;同年9月开始对清河道署进行修缮。
2019年10月,保定水利博物馆施工布展开始。
2021年12月16日,保定水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清河道署
结构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共有六套院落,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 清河道署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建筑形式为硬山布瓦顶,布局严谨,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自临兴华沿线纵向串通一座大门。共有大门、垂花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东路东跨院、西路西花厅院、西花厅后院等古建筑18栋,中轴线上四套院落布局规整,均为一正房两厢房,正厢之间有庑廊相连,正房(北房)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廊步山墙施花卉图案。各院落两侧均开便门,以便进出。在中路二进院以东,存有清河道署东跨院;在中路四套院以西,有由左旁门出,有清河道署西花厅、西花厅后院。
清河道署
特点
清河道署前、后门楼高大宏伟,门旁曾经各有一对造型雄浑的青石立狮护卫。各院门窗全部是木雕艺术作品,虽吸取但又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的“冰菱纹”、“步步锦”的做法,各院门窗雕饰所采用的图案各有各的基调,如后院是以“方”,中院是以“圆”,前院是以“方圆相配”的图案为基调。门楣、柱础、脊顶、前檐等关键部位多是雕刻花饰。其中二门是一座卷棚顶式的垂花门,门楣上部近2平方米的空间,全部是紫檀透雕花鸟。清河道署木装修构图巧妙,均为花草式类,并为各种式样施以不同颜色。
清河道署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材质要求也比较高,各房皆歇山顶式,磨砖对缝,砖木结构,房屋内部不仅木条吊顶,木地板,进深宽,净空高,还有比较厚的火墙。
综述
清河道署主要包括大门、垂花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东路东跨院、西路西花厅院、西花厅后院等古建筑18栋建筑。清河道署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各有北上房5至7间,各院均有东、西厢房3间,组成了院落大小不等,房屋高低有致的3座四合院。
大门
大门为五开间,座北朝南,北出廊,总面积95.63平方米;东西各两间为倒座,中间的一间为大门,将大门的南墙加宽加高,立面处理成大门式样,保存基本完整。大门与二进院院门间为一长条形院,是清河道署的第一进院,此院与大门并列,一排倒座的南房,是佣人和警卫房间,在迎门照壁前的东、西围中心位置,分别是八角形洞门。
垂花仪门院
垂花仪门院是清河道署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建筑,为悬山卷棚布瓦顶,总面积11.11平方米。该门的花罩,即“倒挂眉子”雕刻精美。整块花罩均为透雕,为左右两棵树,枝蔓相交,上面落有两只小鸟。枝蔓施红色,绿叶,白花,两只鸟施黄身绿翅。整个雕刻布局紧凑,繁复细腻,该建筑物保存完好。
二进大堂院
二进大堂院总面积294.44平方米。正房大堂是清河道迎来送往之所,为五开间硬山建筑,合瓦屋面卷棚顶,正房与厢房间连廊相通。木构架、墙体、屋面及木装修均完好保存,油饰彩画清晰。二进院东、西配房各三间,合瓦屋面卷棚顶,前出廊。建筑物保存完好。
三进二堂院
三进二堂院建筑数量3栋,总面积289.69平方米。三进院二堂正房是清河道办公治事之所,五开间,跨草盘子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后出廊。正房与厢房间连廊相通。木构架、墙体、屋面及木装修均完好保存,油饰彩画清晰。三进院东、西配房均为三开间,跨萆盘子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出廊。建筑物保存完好。
四进三堂院
四进三堂院建筑数量3栋,总面积289.14平方米。四进院三堂正房是清河道员及家眷居住之所,五开间,跨草盘子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出廊。正房与厢房间连廊相通。木构架、墙体、屋面及木装修均完好保存,曲饰彩画清晰。四进院东、西配房均为三开间硬山建筑,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出廊。建筑物保存完好。
东路东跨院
东路东跨院位于清河道署中路二进院以东,建筑数量3栋,总面积205.504平方米。东跨院正房三间带西耳房两间,东耳房已毁,东、西配房各两间。三间正房为硬山建筑,合瓦屋面,木构架、墙体、屋面均完好保存,装修由金柱推至檐柱东西配房均为两开间,硬山建筑,合瓦屋面,前出廊,建筑物保存完好。
西花厅
西花厅由中路二进院左旁门出,在中路二进院的西侧,有清河道署西花厅、西花厅后院。西花厅建筑总面积147.18平方米。西花厅是清河道员及下属聚宴之所,正房是三开间周围廊歇山结构建筑,前带抱厦三间,东西两侧带回廊,大木构架,屋面保存完好,装修及油饰彩画部分完好,结构较为特殊,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西跨院
西跨院又叫花厅后院,建筑数量3栋,总面积235.83平方米。花厅后院位于花厅的北侧,为三合院,正房、东西厢房均为三开间前出廊硬山建筑,建筑主体保存完好,装修及油饰彩画部分完好。
历史人物
王占元
王占元,晚清投奔保定府淮军行伍,清末北洋第二镇统制,曾一度镇守保定,民初为湖北总督兼省长。当时他在保定开办了乾义面粉公司和电灯公司,成为保定府的首富,号称“长江三督”之一。王占元公馆是在清河道署基址上增建而成,占地1.4公顷,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布局严谨,由50余间平房组成七套院落,与一座小花园毗邻,建筑形式均为硬山布瓦顶。这座建筑群虽曾冠以“王占元公馆”,但从整体定位上仍是一座中国典型的道台署衙建筑。
清河道
清河道署雕花门楣
保定有拒马河、大清河、唐河、一亩泉河、府河等9条河流,是历史上有名的九河汇聚之地。清王朝初建,保定府连年遭遇连年大雨,“九河泛滥”、“大水决堤”。作为京南重镇、畿辅要地,保定的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到皇城的安宁,对皇权统治也易构成威胁。
清河道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为分巡道,始设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管理保定、正定二府及易州、赵州、深州、冀州、定州五直隶州。并兼管直隶境内苑家口(今霸州城东南十八里)以西、北京以南诸河。
清河道署是清河道台的办公之所,清代清河道员在历史上多为政清廉,有所作为。据记载,整个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朝,共有111位清河道员在此任职,其中有方观承、周元理、刘峨、周馥、杨士骧等9人直接升任为直隶总督。
1993年7月15日,清河道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清河道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兴华西路3号。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
暂未开放。
门票价格
无。
交通信息
乘坐保定公交7路、32路、102路、27路、12路、k1路、1路、4路保百大楼站下车,沿裕华西路走60米,左转进入唐家胡同沿唐家胡同走310米,左转进入兴华路即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