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处直墓 编辑
王处直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是五代时期的古遗址。
1995年7月12日,由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物部门组成的考古队,正式对王处直墓进行清理发掘。依唐制,墓室修建在一块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之中,其北面是一座形若屏幕的山峦,左右两侧是逶迤平缓的山岗,寓意青龙、白虎拱卫。南面有案山与北面遥遥相对,墓穴设在开阔舒展的平地之下。整个墓葬布局科学合理,完整统一。墓葬为前后两室的双室墓,以青石砌筑,整个墓室绘满了包括奉侍、山水、花鸟、云鹤、星象等精美壁画。墓中用18块曲阳汉白玉石,雕出了武士门神、生肖、散乐、奉侍等几组雕刻,装饰于墓室各壁,构成了墓葬的一大特点。北方地区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墓较少,王处直墓是研究五代北方地区墓葬形制的珍贵材料。墓室壁画浮雕对中国雕塑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材料,也是曲阳石雕艺术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佐证。
2013年3月5日,王处直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王处直墓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
所处时代:五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21-2-00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王处直墓地发掘时全景
1995年7月12日,由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物部门组成的考古队,正式对坟山大墓进行清理发掘。
王处直墓封土
王处直墓所在的西燕川村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村庄。距村庄约2千米的西部山峦中,有一座被群众称之为“坟山”的山脉,海拔400余米。依唐制,墓室修建在一块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之中,其北面是一座形若屏幕的山峦,左右两侧是逶迤平缓的山岗,喻意青龙、白虎拱卫。南面有案山与北面遥遥相对,墓穴设在开阔舒展的平地之下。整个墓葬布局科学合理,完整统一。
王处直墓平面图
前室东壁壁画全景
王处直墓规模较大、结构严紧,在形制、结构上明显体现了晚唐、五代特点。一方面承袭中原晚唐墓葬的特征,将墓地选在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墓室用青石砌筑,墓道是短斜坡式,甬道和墓室开小龛,龛内置十二生肖浮雕。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如四神形象,唐墓中多绘于墓道、甬道或墓室四壁,该墓却浮雕于志盖四斜面上;十二生肖在唐墓中多阴刻于志石四周,该墓却以浮雕形式置于壁龛之中;耳室顶部用大条石砌成叠涩顶而不用券顶;后室棺床面积很大,呈凹字形,受五代时期凹形平面之木床的影响,棺床中间还有方形腰坑等。这说明,该墓虽承袭唐制,但已有新的变化。
王处直墓出土墓志一方和8件十二生肖人物浮雕,还出土了一批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石器等文物。
浮雕武士石刻
汉白玉武士浮雕
浮雕武士石刻其中一个武士身着戎装,顶盔贯甲,怒目圆睁立于牛身之上,肩和头部卧一只凤凰。武士手握宝剑,剑尖指向卧牛口中的荷花。雕像用红色、赭石、黄色进行了彩绘。另一尊武士浮雕像,脚踏麋鹿,手握宝剑,剑尖指向麋鹿口中的荷花,肩上青龙盘卧,龙首爬上武士头顶。两块武士浮雕的形象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唐太宗时期的大将秦琼叔宝和尉迟恭敬德。
志盖雕刻
志盖·青龙
志盖四坡面雕出了四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
壁画浮雕
王处置墓浮雕
王处直墓墓室除后室顶部未绘壁画外,其余各个部位皆绘壁画,面积约100平方米,内容包括男女奉侍、山水花鸟、云鹤、星相图等。尤其是墓中18块曲阳汉白玉浮雕武士门神、生肖、散乐、奉侍等几组雕刻装饰于墓室各壁,构成墓葬的一大特点。
彩绘散乐浮雕乐器
墓志
墓志拓片
王处直其人在《旧唐书》《旧五代史》均有传,生前官拜义武军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后养子王都发动兵变,王处直被软禁,忧愤而死。王都夺权后,为了脸面和名声,他请来了最好的工匠为其养父修建陵墓,进行厚葬。
王处直墓遗址碑
地理位置
王处直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
西燕川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王处直墓,路程约31.5千米,用时约4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