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黑山遗址 编辑
东黑山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大王店镇东黑山村村南,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1200米,处于丘陵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文化内涵以战国、汉代为主。发现战国时期小城址一座,遗存有灰坑、灰沟、房址、井、墓葬等遗迹及各类遗物。
2013年3月5日,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东黑山遗址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
所处时代:战国、汉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批准文号:国发(2013)13号
编号:7-0026-1-026
2013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东黑山遗址
东黑山遗址
通过考察战国两汉时期东黑山遗址出土铁器的铁器和工艺表明,战国两汉时期该地区块炼铁技术与生铁技术同时并存,战国晚期开始生铁和生铁制钢技术快速取代块炼铁技术;其中。生铁铸造和铸铁退火技术广泛运用在制作铁农具和工具中,炒钢技术多用于制作铁兵器,该地区最早的炒钢制品也出现在西汉时期;自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淬火工艺发展到西汉中后期出现了局部淬火工艺,西汉中后期还有可能出现了灌钢制品,并能根据不同器物的性能选择不同的材质和工艺。铁质农具、工具和兵器性能的优化和广泛使用促进了当地农业、手工业等社会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文物遗存
文物遗存
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铁、铜、石器等。陶器类型主要有碗、罐、盆、豆、小口瓮、壶、杯、纺轮等,陶质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褐陶、夹砂夹蚌红陶、夹砂夹蚌灰褐陶、瓦当、板瓦等。铜质器主要是铜钱,有半两钱、五铢钱以及宋、金、元、明清时期的铜钱,铜器有镞,多数为铁铤,少数为全铜质,铜勺,表面有鎏金 。
东黑山遗址出土铁器部分样品
西汉时期房子和火炕的发现是重要收获。其战国城址属于燕南长城外围的附属小城,是重要的军事设施,它的发现对研究战国时期同类遗存的性质、结构布局、建筑方法等有重要意义。汉代房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的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