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 编辑

汉语词语

国人国人

国人,汉语词语,拼音是guó rén,意思是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国人

外文名:national people

拼音:guó rén

时代:西周

释义: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注音:ㄍㄨㄛˊ ㄖㄣˊ

释义

编辑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

2. 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出处

编辑
《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子驷帅国人盟于大宫。”

《史记·伯夷列传》:“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叶适《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义而不以为劳;朋友国人,化其节而不以为异。”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既而李倧衔太妃命,称李珲通□失国人心,改步自赎也。”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庄公曰:‘寡人筹之熟矣。段虽不道,尚未显然叛逆,我若加诛,姜氏必从中阻挠,徒惹外人议论,不惟说我不友,又说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为,彼恃宠得志,肆无忌惮。待其造逆,那时明正其罪,则国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无辞矣!’”

魏源《默觚上·学篇六》:“不能见信於父母兄弟,而能见信於国人,无怨恫於家邦者,无有也。”

邹鲁《中国同盟会》:“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

下一篇 野人

上一篇 国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