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苏湖高速铁路 编辑
沪苏湖高速铁路(Shanghai-Suzhou-Huzhou High-speed Railway),简称沪苏湖高铁,是一条连接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的高速铁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 。
沪苏湖高速铁路于2020年6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 ;预计2024年具备开通条件 。
沪苏湖高速铁路起于上海虹桥站,止于湖州站,正线全长163.708千米,共设上海虹桥、上海松江、练塘、苏州南、盛泽、湖州南浔、湖州东、湖州8座车站,最高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 。
2024年5月7日,沪苏湖高铁首座配电所——南浔10kV配电所受电成功,所内设备正常启动,运行稳定。 6月28日,沪苏湖高铁全线铺轨全部完成。
中文名:沪苏湖高速铁路
外文名:Shanghai-Suzhou-Huzhou High-speed Railway
线路长度:163.71 km
设计速度:350 km/h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起止站点:上海虹桥站-湖州站
开工日期:2020年6月5日
车站数量:8个
途经省市:沪、苏、浙
沿途城市:上海市、苏州市、湖州市
前期工作
2014年11月,《新建铁路湖州经苏州至上海铁路预可行性研究》编制完成 。
2015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新建铁路湖州经苏州至上海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审查 。
2016年3月25日-27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评审 。6月1日,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7月13日,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17年2月3日,纳入《“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2018年7月16日-19日,沪苏湖高速铁路开展初步设计审查 。10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年3月17日,沪苏湖铁路(上海至江苏段)跨航道桥梁通航条件影响技术咨询评估会召开 。5月30日-31日,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铁路鉴后修改初步设计审查会召开 。7月15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7月22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7月23日,《沪苏湖铁路跨太湖流域骨干河道(太浦河、京杭运河、澜溪塘)桥梁防洪影响报告》通过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组织的技术评审 。8月6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 。12月11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获生态环境部批复 。12月25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交通运输部批复,沪苏湖高速铁路初步设计前置专项工作全部完成 。
2020年3月31日,沪苏湖高速铁路完成全线施工图审查 。5月,《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初步设计》获批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
2022年12月25日消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关于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站房工程初步设计及D1K27+850~D1K36+250段相关工程变更设计。
建设进展
苏州段首墩浇筑
2021年1月13日,沪苏湖铁路苏州段首墩在苏湖特大桥盛泽桥段浇筑。 8月17日上午,沪苏湖铁路江苏段首榀箱梁架设成功。 12月25日,沪苏湖铁路项目正式迈入架梁施工阶段。
2022年1月28日,江苏段首联完成合龙的连续梁——苏湖特大桥跨江城大道
2024年1月5日,利用3个铁路夜间“天窗点”分步施工,在沪苏湖铁路松江特大桥春申桥施工现场,总重2972余吨的128米钢桁梁累计在516分钟内移动44.5米,逆时针旋转20°,于凌晨2点36分顺利完成空中转体,标志着沪苏湖铁路松江特大桥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9日,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的无砟轨道工程成功完成道床浇筑任务 。1月27日,沪苏湖高铁项目“四电”工程中的信号专业首件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评估,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1月30日,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屋盖钢结构首件内环桁架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松江南站站房主体结构高架层工程建设进入屋盖钢结构施工阶段 。2月15日,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屋盖钢结构首件内环桁架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松江南站站房主体结构高架层工程建设进入屋盖钢结构施工阶段 。3月2日10时18分,在上海市松江区沪苏湖铁路施工现场,随着首对500米长钢轨被铺轨机平稳、精准地铺设到无砟轨道床上,标志着沪苏湖铁路开始全线铺轨 。已正式进入全线轨道铺装阶段,确保2024年年内开通运营 。3月4日,沪苏湖铁路全线箱梁架设全部完成,标志着该铁路项目正稳步向全线贯通的目标迈进 。3月9日,沪苏湖铁路铺轨工作正式由上海进入吴江。 3月13日,沪苏湖铁路练塘站配套道路工程大港桥完成水下工程 。3月21日8时,随着沪苏湖高速铁路江苏省苏州市震泽段铺轨右线施工完毕,铺轨工作正式由江苏省进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段 。3月29日17时许,沪苏湖铁路吴江南牵引站配套供电工程顺利跨越常台高速 。4月3日,沪苏湖高铁吴江桃源段最后一组长钢轨被铺轨机平稳、精准地铺设到无砟轨道床上,标志着沪苏湖高铁江苏段铺轨全部完成 。4月25日,沪苏湖铁路上海松江站重达2643吨屋面钢结构桁架圆满提升完成 。5月6日,在沪苏湖高铁上海松江站建设现场,经过连续8个小时10分钟的紧张作业,总重达3086吨大跨度采光顶组合体系提升至47.76米设计标高位置,与已经安装完成的外围钢屋盖精准对接,标志着上海松江站主站房钢屋盖顺利合拢。 5月6日,根据有关文件通知,明确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线路名为沪苏湖高速铁路,简称沪苏湖高铁,沿线8座车站名称确定 。5月7日,沪苏湖高铁首座配电所——南浔10kV配电所受电成功,所内设备正常启动,运行稳定。 5月18日,沪苏湖铁路练塘站配套道路项目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6月2日,沪苏湖高铁预计2024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6月13日,位于上海段的青浦练塘站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站场区域和站房内部的装修装饰于6月底基本完成,7月份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6月28日,在上海市松江区沪苏湖高铁虹七特大桥铺轨施工现场,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扣件安装紧固完成,标志着沪苏湖高铁全线铺轨全部完成,为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月17日,湖州东站屋顶最后一块面板安装完成,顺利结顶 。7月30日,沪苏湖高铁上海虹桥站至上海松江站间最后一段锚段接触网导线架设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全线接触网架设完成,为下一步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3月拍摄的建设中的沪苏湖铁路
设计参数
项目 | 技术标准 |
---|---|
设计速度 | DK0+000~ DK3+400.158:120千米/小时 DK3+400.158~ DK12+690.573:200千米/小时 DK12+690.573~ DK14+417.815:120千米/小时 DK14+417.815~DK28+610.094:250千米/小时 DK28+610.094 ~ DK34+980.7945:200千米/小时 DK34+980.7945~ DK155+619.612:350千米/小时 CK155+619.612~终点:160千米/小时 |
轨道类型 | 无砟轨道、无缝钢轨 |
轨道标准 | 1435毫米(标准轨) |
正线间距 | 5.0米 |
最小曲线半径 | 一般路段7000米,困难路段5500米 |
限制坡度 | 一般20‰,困难30‰ |
闭塞类型 | 自动闭塞 |
动力方式 | 接触网供电:50Hz、25kV |
参考资料: |
线路走向
沪苏湖铁路起自上海虹桥站,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
沿途车站
沪苏湖高速铁路全线设8个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其中上海段3个、江苏段2个、浙江段3个,分别为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练塘站、苏州南站、盛泽站、湖州南浔站、湖州东站、湖州站,其中上海虹桥站、湖州站为既有车站,上海松江站为既有松江南站更名而来,其他为新建中间站 。
序号 | 车站名称 | 车站中心里程 | 车站位置 | 隶属单位 |
---|---|---|---|---|
1 | 上海虹桥站 | D1K0+000 | 上海市闵行区申贵路1500号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
2 | 上海松江站 | D1K32+348 | 上海市松江区盐仓路 | |
3 | 练塘站 | D1K51+700 |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 | |
4 | 苏州南站 | DK72+107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5 | 盛泽站 | DK102+160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 |
6 | 湖州南浔站 | DK120+430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 |
7 | 湖州东站 | ——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 | |
8 | 湖州站 | DK161+894.9247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塞山路3636号(西) | |
参考资料: |
沪苏湖高速铁路线路走向示意图
2024年3月20日拍摄的沪苏湖铁路东苕溪特大桥
重点工程
沪苏湖高速铁路正线共有大中桥11座143573.4延米(左线桥长),左线桥梁占线路长度的87.7%。各类桥梁总长147715.2延米,其中,高架站3座2693.4米,双线特大桥142807.27延米,单线特大桥5239.83延米,框架中、小桥29座-580延米,涵洞43座796.92横延米 。
沪苏湖高速铁路项目建成后,将与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高速铁路、湖杭铁路、商合杭高速铁路相连,共同构筑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之间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对于进一步完善地区路网布局、强化上海向长三角核心腹地的辐射功能、促进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铁路办 评)
沪苏湖铁路是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有效疏解沪杭、沪宁铁路通道运输压力,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快报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