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口指导 编辑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变动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以保证经济中优先发展部门的资金需要。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实现,这种信用控制手段逐渐转化为强制性的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窗口指导曾一度是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近年来,我国频繁使用窗口指导,并侧重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相配合,具有行政指令的特征。
窗口指导
②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日本政府和金融当局更倾向于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
③日本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在战后较长时期不甚发达,利率的杠杆作用受到抑制,银行信贷是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因此,英、美等国家中央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日本缺乏有效的市场运行基础。
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
①中国人民银行在审批专业银行上报的信贷计划时,也规定专业银行年度和季度的信贷最高限额;
②对专业银行信贷投向提出建议,指导信贷结构的调整;
③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时提出信贷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的特殊形式,是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行长联席会或业务部门之间的碰头会制度。
自1987年以来,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席会与碰头会制度。行长联席会或业务部门碰头会平时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在经济活动高峰期的第四季度则往往每旬举行一次。在上述会议上,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即期的信贷业务进展情况,中央银行则向专业银行说明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通报货币政策的意向,提出改进专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和调整信贷投向的建议。虽然联席会或碰头会采取温和的道义劝告方式,指导性政策建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专业银行通常都能接受这些建议或劝告,成为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及时互通情况、贯彻货币政策的有效途径。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除总行一级外,各级分行也建立了具有类似作用的联席会和碰头会制度。
信贷政策
2003年8月,中国央行曾对商业银行贷款施以严格的窗口指导,结果第四季度贷款增幅极小,全年贷款控制在了2.9万亿,这曾被认为是不可实现的数量控制目标。2004年,央行继续推行窗口指导,但内容有所不同。1-3月,央行的窗口指导着重于贷款结构,主要是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的贷款;从3月底起,央行的窗口指导是既控制结构,又控制总量。
窗口指导
政策震荡
窗口指导
道义劝告作为政策工具来使用,利的一面有三点:一是相当灵活,可以随时进行,无须劳民伤财耗费庞大行政费用,又因其是以婉转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就少有诸如采用直接控制工具所带来的令人不快的心理反应,而这种不快的心理反应往往导致商业银行铤而走险;二是能够弥补政策时滞,在间接工具效力尚未达到政策目标之前予以劝说。大大减低了时滞的危害,同时又因其是直接量的控制,不会破坏市场利率,易收到短期好处;三是在质和量的两方面均能起作用,或者指示贷款投向,或者圈定贷款数量。
所以,央行在运用窗口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窗口指导只能临时运之于宏观调控的危急时刻
窗口指导只能临时运之于宏观调控的危急时刻,切不可变成一项持续的短期、中期政策。运用窗口指导,是为了弥补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效力的暂时不足,而不能喧宾夺主。一旦危急时刻过去,就应搁置窗口指导政策,而应加快运用和培育市场化调控工具,特别是利率工具。
2.窗口指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基于一定的经济金融条件
窗口指导
3.窗口指导的运用形式对其效力发挥也有直接影响 就属性来说,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并非仅仅强调强权,倘那样会使商业银行过于“忧虑”,产生一种被压迫感的不愉快反应,这会促使商业银行阳奉阴违——千方百计地去逃避央行的“劝告”。道义劝告作用的发挥不过是调控主体央行的强权与受控主体商业银行的切身利益相结合,重要的是使商业银行产生一种这样的感觉,即“我”的调整并非出于外在压迫,而是符合“我”的直接利益,从而自觉自愿地与央行配合。所以,道义劝告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央行本身的技术力量和信息优势,对经济金融形势、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状况、产业及信贷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随之将结果及时公布于众,以影响市场预期,使市场深信央行的劝告是绝对正确的。这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开启了很好的基础,市场期待央行将其由季度变成月度,国际主要央行都已有翔实的月度报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