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草堂 编辑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1961年3月4日,杜甫草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杜甫草堂
外文名:Du fu thatched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09:00-18:00(停止售票17:00,最晚入园17:00);17:00停止售票
门票价格:50元/人
占地面积:近300亩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建筑年代:清代
编号:Ⅲ—73
官方电话:028-68921800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
唐大历年间(766年11月-779年12月),草堂的大部分被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小妾(浣花夫人)任氏族据为私宅。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
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
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草堂毁于兵火。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对成都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
清光绪十二年(1866年),为纪念唐代成都冀国夫人,在花径红墙的中部修建浣花祠。
民国后期,地方军阀混战,草堂成为军队马厩和伤病者医疗的病院,这段时期对杜甫草堂的破坏很大,祠宇门窗、亭台水榭均被拆毁,所悬挂楹联匾额损失殆尽,多被官兵取下当柴禾烧了;工部祠内的杜甫塑像遭到风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给雕像戴上斗笠。
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
1955年,杜甫草堂成立杜甫纪念馆。
1958年3月7日,毛泽东在参加成都会议的闲暇时间,参观了杜甫草堂。
1959年,由时任成都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李劼人主持杜甫草堂的大规模修建。
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
1999年,建成“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
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
2002年,原草堂寺大雄宝殿大雅堂正式开放。
2005年,重建“万佛楼”,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
杜甫草堂
结构
杜甫草堂总面积近300亩,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有一座“少陵草堂”碑亭。
工部祠后有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杜甫草堂还有一处位于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由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在盆景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位于原梵安寺古建筑群第三重大雄宝殿的“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64平方米)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馆内的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
杜甫草堂平面图
特点
杜甫草堂在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杜甫草堂
综述
草堂正门
草堂大廨
草堂大廨
诗史堂
诗史堂
工部祠
工部祠
少陵草堂碑亭
少陵草堂碑亭
花径
花径
梅园
梅园
大雅堂
大雅堂
浣花祠
浣花祠
茅屋
茅屋
唐代遗址
唐代遗址
万佛楼
万佛楼
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
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并以此建立杜甫草堂唐代遗址陈列馆。
2006年12月,杜甫草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8年5月,杜甫草堂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杜甫草堂唐代遗存
杜甫
地址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 ,成都市外西草堂路浣花溪畔。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交通
成都公交208、82、59、35、170、58、165路公共汽车或自驾游
开馆时间
全年 09:00-18:00(停止售票17:00,最晚入园17:00);17:00停止售票
票价
50元/人
提示
凭当地的老年证免票,外地70岁免票,节假日除外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和士兵凭有效证件免费,武装警察凭证件免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