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 编辑

四川省成都市辖区

青白江区青白江区

青白江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市东北部,距成都五城区25千米,东邻金堂县、南连龙泉驿区、西接新都区、北与广汉市接壤。介于北纬30°39′33″—30°55′0″,东经104°9′37″—104°29′31″之间,总面积378.9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青白江区辖2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3年末,青白江区常住人口50.9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8.03%。西汉武帝时(前140—88年),新置广汉郡,今青白江地区隶属于广汉郡新都县和犍为郡牛鞞县管辖。1960年,青白江区正式成立。青白江区汉代已有集镇雏形,有四川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最高学府绣川书院。位于弥牟古镇的旱八阵图遗址,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操练士卒的场所,历代文人墨客曾多次游历,留下许多诗篇。城厢古镇是成都平原北部一座县治格局完整、文化内涵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区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凤凰湖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客家杏花村)、成都市AAA级林盘景区3个(贵和农业公园、白马村汤家院子、钟家院子/华玥新村)、成都市AA级林盘景区1个(张家院子/武举苑)和龙门桃花沟景区等景区景点。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0.69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3.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1.2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29.7:6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9221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青白江区

外文名:Qingbaijia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51011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地理位置: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部

面积:378.94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5个镇

政府驻地:大弯街道青江中路183号

电话区号:028

邮政编码:610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50.98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凤凰湖湿地公园、金刚池、觉皇殿

火车站:成都站、青白江站、青白江东站

车牌代码:川A、川G

地区生产总值:650.69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上古

青白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前3000—前2100年)即在此建立聚落。

春秋战国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并蜀,青白江隶属蜀郡管辖。

西汉

武帝时(前140—前88年),新置广汉郡,今青白江地区隶属于广汉郡新都县和犍为郡牛鞞县管辖。

三国

青白江区

蜀汉丞相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均取道青白江,并在其战略要地(今弥牟镇)留下“旱八阵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大项目之一的四川肥料厂(后更名为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确定在金堂县华严乡(今成都市青白江区主城区)境内建设,并设置四川省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

1957年,国家缩小基本建设规模,金堂工业区拟建的7个项目中,只保留四川肥料厂1个在建项目。

1957年7月,省人委撤销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四川肥料厂的建设改由中共成都市委领导,地方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金堂县负责。

1958年,四川肥料厂第一期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高潮,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厂(后更名为玉龙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钢铁厂(后更名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相继破土动工,职工和家属人数猛增,职工生活、市政管理等问题都急需解决。四川肥料厂现场党组多次向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成都市委汇报,提出建立地方政权组织的意见。

1959年1月,中共成都市委就扩大成都市区的问题向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将新都、金堂等县部分乡镇划归成都市管辖。

1959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批复同意,中共成都市委派程富全、郭荣森等人负责筹备建区工作。

1960年1月,成都市青白江区筹备组在四川肥料厂招待所召集金堂县、新都县、四川肥料厂、成都钢铁厂负责人参加工作交接会,宣布成都市青白江区成立。

1960年2月,中共成都市委任命程福全、党思维为中国共产党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书记,任命四川肥料厂党委书记韦从俭为第一书记,任命成都钢铁厂党委书记金星为第二书记。

1960年7月,四川省人委批准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区划。

2017年7月,青白江区被正式纳入成都中心城区。

青白江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60年7月,辖弥牟、华严、大同3个公社。

1981年1月,根据省政府通知,金堂县城厢区和太平区划入成都市青白江区,新增城厢镇及玉虹、绣水、祥福、姚渡、日新、龙王、太平、福洪、合兴、人和、云顶11个公社,全区面积392.24平方千米。同年太平更名为清泉。

1984年,大同更名为景峰,设置清泉镇。1984年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恢复乡、村建制,全区辖大弯镇、弥牟镇、城厢镇、清泉镇、景峰乡、华严乡、祥福乡、绣水乡、玉虹乡、姚渡乡、日新乡、龙王乡、福洪乡、合兴乡、人和乡、云顶乡。1995年撤销景峰乡设立大同镇。

1997年撤销绣水乡,并入城厢镇;撤销祥福乡,姚渡乡、日新乡、合兴乡,设立祥福镇、姚渡镇、日新镇、合兴镇。

2004年,撤销日新镇,并入祥福镇;撤销合兴镇,并入龙王镇;撤销玉虹乡,并入城厢镇;撤销云顶乡,并入清泉镇。弥牟镇、大同镇、城厢镇、清泉镇、祥福镇增挂街道牌子。撤销大弯镇、华严镇,设立大弯和红阳街道。撤并后,全区辖大弯街道、红阳街道、弥牟镇、大同镇、城厢镇、清泉镇、祥福镇、姚渡镇、龙王镇、福洪乡、人和乡。

2005年5月10日,经省政府批准,龙王镇的新谊、双柏、黄果、园林、石桩、长林6个村和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原合兴场镇)划归新都区石板滩镇管辖。全区面积378.56平方千米。

2008年10月21日,经市政府批准,姚渡镇、龙王镇、人和乡、福洪乡增挂街道牌子。

2016年,区辖大弯、红阳2个街道,弥牟、大同、城厢、清泉、祥福、姚渡、龙王、福洪8个镇,人和乡,124个行政村(社区)。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青白江区调整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成府函〔2019〕124号):

1、撤销祥福镇、大同镇、龙王镇、红阳街道,设立大同街道。将原祥福镇所辖毗河中心线以西北,原大同镇所辖大同路中心线以西南与青白江大道中心线以东南、文澜路中心线以南与黄金路延长线中心线以南,大弯街道所辖文澜路中心线以西南与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东南行政区域划归城厢镇管辖。将原祥福镇所辖毗河中心线以东南和原龙王镇行政区域划归姚渡镇管辖。将原红阳街道所辖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东南,大弯街道所辖大夫东路中心线以西南、大夫北路中心线以东南,青华东路中心线以西南、大弯南路中心线以东南、团结东路中心线以西南与文澜路中心线以东北行政区域划归大同街道管辖。

2、将原红阳街道所辖成绵高速公路中心线以东、华金大道一段中心线以北、团结西路和团结中路中心线以东北行政区域划归大弯街道管辖。

3、将大弯街道所辖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西北和原红阳街道所辖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西北、团结中路与团结西路中心线以西南、华金大道一段中心线以南、成绵高速路中心线以西行政区域划归弥牟镇管辖。

4、撤销人和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福洪镇管辖;将福洪镇胜利村、幸福村、团结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清泉镇管辖。

 青白江区标准地图 青白江区标准地图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青白江区辖2个街道、5个镇 。青白江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青江中路183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510113002000

大弯街道

510113003000

大同街道

510113102000

弥牟镇

510113104000

城厢镇

510113106000

姚渡镇

510113108000

清泉镇

510113111000

福洪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成都市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东连四川省金堂县,南邻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接成都市新都区,北靠四川省广汉市。介于东经104°9′37″—104°29′31″,北纬30°39′33″—30°55′0″之间,东西间距31.6千米,南北跨距28.4千米,总面积为378.94平方千米。

青白江区政府

地形地貌

青白江区地处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成都断陷东部,南靠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分界线的龙泉山脉断褶束。区境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西北部为平原,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海拔451—480米;最低点城厢镇玉虹桥,海拔451米。中部为丘陵,属东风渠灌溉,引蓄结合灌区,海拔480—700米。东南部为龙泉山的低山区,海拔546—915米,最高点人和乡高土地,海拔915米。全区总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区则北西高、东南低。

水系水文

青白江区境内河流分都江堰水系、排洪河流和山溪河流。都江堰水系中,清白江在区境内长度为2.75千米,平均河宽120米、多年平均流量54.6立方米/秒;毗河在区境内长度为20.4千米,平均河宽155米,多年平均流量27.3立方米/秒。排洪河流中,弥牟河在区境内长度为3.5千米,平均河宽11米,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长流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9.8千米,平均河宽17米,多年平均流量5立方米/秒;绣川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1.3千米,平均河宽20米,多年平均流量3.4立方米/秒;羊叉河在区境内长度为3.88千米,平均河宽12米,多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山溪河流中,石板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5.4千米,平均河宽10米,多年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高字库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3千米,平均河宽7米,多年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水磨河在区境内长度为9千米,平均河宽5米,多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桤木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7千米,平均河宽8米,多年平均流量1.5—2立方米/秒;西江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8.2千米,平均河宽45米,多年平均流量4立方米/秒;湖江河在区境内长度为4.25千米,平均河宽10米,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青白江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2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273毫米,入境水资源量约5.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31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1.07亿立方米,全区本地水资源总量为1.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32.99立方米,单位面积水资源量99.6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单位耕地水资源量为542.68立方米/亩。2017年9月22日,青白江区作为全省第一批3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县之一,通过四川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技术评估。

土地资源

青白江区土地总面积378.9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9065.41公顷,园地869.19公顷;林地3454.40公顷;草地33.6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445.3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66.3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11.34公顷;其他土地1248.3公顷。

林业资源

青白江区土地总面积37894公顷,森林资源总面积9359.17公顷(包括非林地上的林地资源),其中乔木林面积8350.64公顷、竹林面积892.88公顷、疏林面积18.75公顷、灌木林面积96.9公顷,森林覆盖率32.74%。全区活立木总蓄积50.8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35.4万立方米、四旁树15万立方米、散生木0.4万立方米。全区林地活立木总蓄积17.88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地17.8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836立方米。全区现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170家,其中经营类101家、加工类69家。

植物资源

青白江区主要植物品种有300多个。其中,森林植物栽培品种约130多个,主要树种有柏木、水杉、银杏、栎类(青冈)、桤木、杨、喜树、刺槐、梧桐、榕树、香樟、桉树、构树等树种,及少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红豆树等。观赏植物主要有苏铁、银杏、雪松、落叶松、黄桷兰、垂丝海棠、贴梗海棠、龙爪槐、刺桐、腊梅、小叶榕、黄果树、茶花、冬青、女贞、桂花、茉莉花等多个木本植物品种,以及以兰花、菊花为代表的多种草本植物。

动物资源

青白江区主要有野生动物42种,涉及15目23科。哺乳类动物有毛狗、果子狸、野兔等7个品种;爬行动物有菜花蛇、青竹标蛇、乌臊蛇、水蛇等;两栖类动物有青蛙、蛤蟆等;鸟类动物有苍鹰、秧鸡、野鸡、杜鹃、画眉、喜鹊、麻雀、布谷鸟等23种。

矿产资源

青白江区条石用砂岩、砖用页岩、水泥辅料粘土岩分布较广,条石用砂岩主要分布于人和乡及清泉镇,砖用页岩主要分布于清泉、人和、福洪,水泥辅料粘土岩主要分布于城厢镇,砂砾石主要分布于毗河及河漫滩的祥福、城厢镇、弥牟镇部分区域。共设有页岩矿点3个。

青白江区青白江区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常住人口50.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9万人,增长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7.9%,比2021年末提高0.56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42.68万人,比2021年末增长0.02%。

截至2023年末,青白江区常住人口50.98万人,较2022年增减幅度0.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8.03%,较2022年增减幅度0.09% 。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区委书记:王林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王海波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8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93.57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441.25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29.3%、66.6%。三次产业结构为2.4:29.7:6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9221元,增长1.3%。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青白江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9%,其中房地产投资下降0.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3%,公共服务投资增长32.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3%。

财税收支

2022年,青白江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07亿元,同口径下降1.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0.24亿元,增长5.5%。税务部门组织全口径税费收入127.92亿元,其中组织全口径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48.98亿元,同比下降17.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下降1.4%。

人民生活

2022年,青白江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44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工资性收入28381元,增长1.6%;经营净收入5560元,增长6.0%;财产净收入5587元,增长10.1%;转移净收入12816元,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814元,增长1.7%。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3.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7.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4.2%。

2022年,青白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22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工资性收入16151元,增长3.6%;经营净收入9791元,增长8.2%;财产净收入2903元,增长6.8%;转移净收入2577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82元,增长3.1%。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9.2%,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3.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6.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4.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9.5%。

第一产业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20.02亿元,增长4.0%;林业0.23亿元,增长4.0%;畜牧业2.29亿元,增长6.6%;渔业1.38亿元,下降1.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2.24亿元,增长1.5%。

农业

2022年,青白江区农作物播种面积33.24万亩,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5万亩,增长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19万亩,增长0.7%,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40万亩,下降3.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70万亩,增长0.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8.38万亩,增长8.3%。

2022年,青白江区粮食产量6.44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2.7%;大春粮食产量下降1.4%。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23万吨,下降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55万吨,增长3.9%;园林水果产量3.92万吨,增长3.2%;中草药材产量0.29万吨,下降0.9%。

林业

2022年,青白江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6074亩,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33.83%。

畜牧业

2022年,青白江区生猪出栏2.50万头,比上年增长8.4%。肉类产量0.31万吨,下降9.1%;牛奶产量0.82万吨,增长50.3%。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共有效灌溉面积8738公顷。2022年,青白江区农村用电量1.28亿千瓦小时,下降1.4%。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青白江区工业增加值14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小麦粉增长15.7%,大米下降4.3%,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1.8%,氮肥(折含氮100%)下降2.2%,合成洗涤剂下降13.8%,平板玻璃增长7.3%,钢化玻璃下降9.6%,玻璃纤维纱增长1.3%,钢材下降15.4%,滚动轴承下降0.2%,汽车下降32.9%。

建筑业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房屋施工面积374.2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2.7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81亿元,比上年增长0.8%。按经营地统计,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19亿元,增长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62亿元,下降4.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10.56亿元,增长5.7%;餐饮收入47.25亿元,下降9%。15大类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8个大类实现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6%,金银珠宝类增长15.3%,中西药品类增长92.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9%,汽车类增长48%,家具类增长7.6%。

对外经济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进出口总值239.4亿元。率先建成中西部首条综保区整车检测线,获批全省首个保税食品生产许可证,落地全省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建成西南首个平行进口车保税车城,并试点综保区外整车保税展示业务。

(一)战略通道

2022年,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铁路港持续拓展国际班列开放通道,建立国际铁路通道7条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5条,初步形成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至欧洲、北至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2022年,青白江区国际班列开行超4700列,实现辐射境外城市100个、境内30个;新开通跨里海、黑海中欧班列南线并实现“双向运行”,新拓展成都至乌里扬诺夫斯克、拉脱维亚里加、卢森堡等专列,首发成都经汉堡至非洲的“蓉欧非”海铁联运班列,开发成都至尼泊尔、巴基斯坦的公铁联运班列线路,常态化开行中越、中老班列。

(二)对外贸易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进口总额40.79亿元,增长11.4%;出口总额264.43亿元,增长15.8%。

(三)开放平台

2022年,青白江区成功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升级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集装箱共享运营基地一期和综保区配套工程项目建成投用,综保区“3+4+N”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聚集了TCL、顺丰、长久物流、格罗唯视等优质企业近80家,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进出口总值239.4亿元,外汇、税收等核心指标成倍增长。率先建成中西部首条综保区整车检测线,获批全省首个保税食品生产许可证,落地全省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建成西南首个平行进口车保税车城,并试点综保区外整车保税展示业务。

招商引资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外商直接投资(FDI)79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7%。

房地产业

2022年,青白江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0.4%。商品房销售面积151.71万平方米,下降3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5.86万平方米,下降52.0%。商品房销售额99.73亿元,下降46.5%,其中住宅销售额72.45亿元,下降54.8%。

邮电通信

2022年,青白江区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53044万元,比上年增长9.3%。2022年,青白江区邮政业务总量3809万件,比上年增长2.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2.67万户,比上年增长8.5%。

旅游业

2022年,青白江区接待游客207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16.2%。

金融业

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7.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0.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00.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2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

青白江区青白江区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境内公路总里程955.1千米,其中高级等级公路159.88千米。2022年,青白江区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公路

青白江区境内有国省干线公路7条,分别是G42成南高速公路、G5成绵高速公路、S2成巴高速、SA2成都第二绕城高速、G108国道(大件路)、G245国道、S211省道;县级公路11条,分别是跨地区县道三弥路,跨区县县道清栖路、丰弥路、祥木路、江城大道、成青快速通道、桂红路、云石路,区内重要干线县道港城大道、呈祥大道、清人路。

铁路

青白江区境内有国家干线铁路5条:宝成铁路及复线、达成铁路及复线、成渝铁路。成都铁路枢纽线3条:北环铁路、成汶铁路、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城际客运专线1条:成绵乐客专。火车站6个:青白江东站、大弯镇站、青白江站、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城厢站)、陈家湾站、红花塘站。

运输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公交线路长度764.26千米;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260辆,出租汽车112辆。2022年,青白江区公交客运量1038.9万人次。年末机动车保有量17.4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7%。2022年,青白江区全区营业性客运车辆客运周转量19427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7.0%;营业性货运车辆货运周转量191988万吨千米,比上年下降10.3%。

青白江东站(高铁)青白江东站(高铁)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青白江区专利授权1273件,其中发明109件,实用新型986件,外观设计178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38.11亿元,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5家,比上年末增长59.7%。

教育事业

2022年,青白江区新建大弯小学南校区等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5400个。新开办2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72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2.8%,普惠性覆盖率达90%。创建成都市一级园3所,实现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倍增。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有小学校14所,在校学生26156人,专任教师1416人;普通中学校14所,在校学生18522人,专任教师146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4人,专任教师3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3985人,专任教师220人;幼儿园63所,在园幼儿数14851人,教师11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71%,高中升学率100%,3-5岁幼儿入园率达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共有影剧院6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体育场馆4个,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40万余册。成功举办国际文创大赛、樱花旅游文化节等12场重大文旅活动,引入《舞韵天府》等精品剧目,音乐剧《蜻蜓眼》热烈展演。陈家祠堂、青江上院、我们的小院、自然王国入选2022“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建成贵和川剧文化博览园等新型文化空间4处。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0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2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782张,卫生人员49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73人,注册护士1808人。

社会保障

2022年,青白江区兑现各类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及基金1.24亿元,新增就业1.0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4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2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1%;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1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7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79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8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1%。

2022年,青白江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4.2%、13%、49.6%。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共有养老机构的镇(街道)6个,各类养老机构15个,拥有床位2244张。

基础建设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建成区面积65.66平方千米。2022年,青白江区自来水供水总量6545万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和服务业用水量3916万立方米。2022年,青白江区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7.5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环境保护

2022年,青白江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青白江大河马棚堰分干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表水和国控毗河出境毗河二桥断面、市控毗河中支贯子山断面的水质均达到II类,地表水考核断面年度水质目标达标率10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6.1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8.2分贝。全区污水处理厂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6.82%。全区生活垃圾收集房925个。

安全生产

2022年,青白江区立案交通事故72起,比上年下降14.3%;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6.7%。火灾事故442起,比上年增长36.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96.84万元,比上年下降71%。

青白江区文体中心青白江区文体中心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青白江区人文底蕴丰厚,区域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成都唯一传承千年县治格局的古镇城厢镇,具有1600年建制史和1400年县治史,是成都平原北部一座县治格局完整、文化内涵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着“四街三十二巷六十四院落”的“龟背”格局,素有“小成都”之称。四川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最高学府绣川书院,始建于宋,后来经过迁移和三任县令修缮形成了古金堂县建得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一所书院,整个建筑除局部墙壁改为砖砌外,基本保留着清代原有的结构和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学术价值。有全国唯一保存至今的诸葛亮旱八阵图遗址。据史书记载,弥牟镇的“旱八阵”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演练排兵布阵的校场,历代文人墨客曾多次游历,留下许多诗篇,陆游在《八阵图歌》中写道:“有客骑马来新都,逢人指点说弥牟。森然魄动下马拜,武侯八阵遗荒墟。”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专祠内收藏有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题赠的牌匾。始建于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年)的石城寺山古寨位于福洪镇境内,曾为军事要塞。有建于南朝齐梁年间的净土寺(现存觉皇殿和金刚池)、建于明清时期的寿佛寺、三清观等宗教文化场所。有文庙、武庙等古代县城官办建筑,武庙高度为12米,超过高度为11.1米的文庙。有丝路文化、工业文化、县治文化、清白文化、生态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客家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有依托中欧班列等通道优势而建的国际化沉浸式体验集群——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现已入驻并投运法国(商品)馆、德国(商品)馆、荷兰(商品)馆、白俄罗斯(商品)馆、意大利(商品)馆、比利时(商品)馆等30多个异域风情、国际范儿十足的国家(商品)馆,每个馆都别具风格。在这些特色场馆不仅能轻松实现“足不出蓉买全球”,还能欣赏到不同国家的人文景观,带来一种多元化的、国际化的消费场景体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让青白江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诞生了理学鸿儒谢湜、戏曲大师魏长生、当代诗人流沙河等文人墨客。也曾见证、记录着不少志士仁人的奋斗乃至牺牲,留下了革命家、政治家的墨宝。

地名由来

青白江区的得名,缘于流经北界的河流清白江。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白江区有小金龙龙舞、过街连箫、城厢木雕、詹黄张氏按摩流派、八阵图的传说、明教寺的传说、青白江的传说、岳登仙的传说、城厢镇板凳龙、龙王镇龙灯、清泉道琴、金钱板、糖画、蜀绣、泥塑、剪纸、城厢双麻酥制作技艺、唐家寺白水鹅制作技艺、古旧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22年末,青白江区共有国家AAA级、AAA级旅游景区各1个,四星级酒店2家,旅行社1家。

青白江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四川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最高学府绣川书院;位于弥牟古镇的旱八阵图遗址,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建推演兵法、操练士卒的场所;城厢镇是四川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相继为白牟、金渊、金堂县治,秦汉时期有居民聚居,镇内的寿佛寺、三清观相继建于明清时期,净土寺建于南朝齐梁年间,现存金刚池和觉皇殿,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家珍大将军专祠,收藏了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的牌匾;人和乡险峰村的石城寺山古寨,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曾为军事要塞。青白江生态环境宜人,是国家级生态区,境内有凤凰湖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客家杏花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龙门桃花沟景区、怡湖园、家珍公园等景区景点。

青白江凤凰湖湿地公园

三国八阵图遗址三国八阵图遗址

位于凤凰大道,是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湿地旅游景区,是“西部最美赏樱地”“花重锦官城最美公园景观”,这里汇集“林、溪、湖、花”四大景观特点,以汉唐文化为基调、樱花大道为环线、两片水体为脉络,打造八园十六景为特色的休闲景区,占地20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700余亩,种植樱花树1.6万余棵。

客家杏花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客家杏花村旅游区地处风景秀丽的龙泉山脉中段,位于福洪乡境内。“满山杏花如雪,万亩杏林似海”,景区万亩杏树钟灵于龙泉山脉之毓秀,滋润于环翠流泉之甘霖。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杏种植基地,每年春夏,整个景区就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杏花村是客家人的集聚地,崇文重教、崇尚节俭的客家文化精髓,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传承,客家村寨、客家文化长廊、文杏馆展示了独特的客家民俗。

绣川书院

绣川书院位于城厢镇东街,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69平方米,为四进四合院。大门三楹面向大街,八字墙,门内为庭院,左右为厢房。该书院是全省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的最高学府,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八阵图遗址

八阵图遗址在弥牟镇西南,相传为诸葛亮推演兵法、操练士卒所用。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家珍专祠

怡湖园

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位于城厢镇镇东,是遵照孙中山大总统的命令,为崇祀辛亥革命著名英烈彭家珍所建。专祠占地10250平方米,平面略呈四方形,正门与家珍公园相通,坐南朝北,为传统四合院布局。专祠收藏了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的题赠的牌匾和颁发的烈士光荣纪念证书。1980年4月,彭家珍大将军纪念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5月,彭家珍专祠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基地。该祠已成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

怡湖园

占地约213亩,其中湖面积约70亩。该园于1986年由青白江区建委动工兴建,短短两年多时间建成,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怡湖公园属于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公园,该园以其强烈的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园林风格建筑和异域情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上海学林出版社曾将该园编入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中国旅游名胜》画册。

青白江姚渡龙门仙境

是成都市近郊踏青赏花的又一景观,坐落在毗河南岸一一小川北水陆古道线上的姚渡镇,境内有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全国文明村——水村。

诸葛井

诸葛井位于青白江区弥牟镇老横街1号铺左侧,始建于三国时期,砖石结构,井台为方形,井口为圆形,上并腹成八角形,由上至下撕宽,下井腹与上井腹成等距的错位八角形,由宽渐窄,井壁用条石砌成,井面至井底水面为2.02米,井台座东北向西南,井台正中有一摇架,高0.92米,宽0.25米,厚0.1米,有三孔。现未使用。是青白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编辑
青白江区连续8年跻身中国“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连续10年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

2016年12月,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 )。

2018年10月,青白江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0月,青白江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2月6日,青白江区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1年1月14日,青白江区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2月,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1年3月18日,青白江区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3月24日,青白江区入选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2021年7月15日,青白江区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确定成都市青白江区为先行县。

2021年9月,青白江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0月12日,青白江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4月,青白江区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市、县)名单。

2022年5月4日,团青白江区委被授予“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6月,青白江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95。

下一篇 双流区

上一篇 龙泉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