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 编辑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书法学书法学

书法学(Calligraph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美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该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史功底和书法创作、研究的基本能力,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与训练。学生经过该专业的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能在社会团体、学校、文化艺术部门、博物馆、拍卖行业及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书法艺术研究、教学、创作、艺术管理以及艺术品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书法学

外文名:Calligraphy

专业代码:130405T

专业层次:本科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类别:美术学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发展历程

编辑
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开书法教学之先河,建立了史上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书法学专业位列其中,专业代码为:050425S(专业代码后带“S”的表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书法学专业代码由050425S变更为130405T,为美术学类专业。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书法学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202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书法学专业与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文物保护与修复、漫画专业共同组成美术学类专业,其中书法学专业代码为130405T,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为四年。

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史功底和书法创作、研究的基本能力,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具备扎实的文化艺术素养、专门技艺、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创作、研究、教学和应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编辑
  •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 知识要求

    书法学专业学生应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法技能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与该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

    (1)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法技能知识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古文字学、当代书法评论、诗词题跋、书法美学、书法批评史等。

    专业技法技能知识包括楷书、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篆刻、书法创作专门领域的技法理论与实践训练等。

    (2)工具性知识

    一定的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知识。

    (3)交叉学科知识

    与该专业类密切相关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能力要求

    该专业学生应掌握相应专业所涉及的基本能力、方法应用能力、创作实践能力、综合研究能力等。

    (1)基本能力

    具备该专业扎实基本功和一定的创作能力,了解和掌握该专业创作技法与形式特征。

    (2)方法应用能力

    应用一定的书法学方法开展研究、创作、鉴赏及评价。

    (3)创作实践能力

    以所掌握的书法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开展一定的创作实践。

    (4)综合研究能力

    能就适当的研究课题制订和执行研究计划,能开展一定的学术交流与团队合作,能比较完整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习、研究成果。

  • 素质要求

    该专业学生应具备了解专业发展及应用所需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审美情感以及专业学养等。

    (1)道德素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及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

    (2)身心素质

    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意识,注重身心健康。

    (3)文化素质和审美情感

    中西方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审美品质、对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定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情感提升能力。

    (4)专业学养

    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对该专业领域热点和前沿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及深入精神。

  • 课程体系

    编辑

    总体框架

  • 课程框架

    根据培养规格,以知识领域的普适形式涵盖书法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通过课程模块的安排、课时的分配、实践和实验教学课程比例、选修课程比例的确定来描述总体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模块须明确其中5~10门核心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不少于600学时,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

    专业基础课程:不少于600学时,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

    专业方向课程:不少于400学时,一般安排在二、三年级。

    实践(实习)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少于400学时,穿插安排于各年级,同时在四年级有所侧重,实验性课程比例不低于50%。

    毕业创作(论文):不少于400学时,在前期加强创作训练基础上,主要安排在四年级。

    实行学分制的高校,选修课程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15%。

  • 教学特色

    该专业在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有一定稳定性、指导性和影响力的教学特色,包括以下方面:

    ①教学思想与模式

    ②课程与教学方法

    ③结合所在院校的区域经济文化特点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成功经验

    ④重要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理论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素养通识类课程、基础理论类课程等。

    (2)专业基础课程

    包含造型基础课程、技法与材料课程等。

    (3)专业方向课程

    是指该专业在完成相应基础课程后,所要学习的具有风格方向性质的深化和研究性课程。如工作室制的特色课程、方向化的自主发展课程等。

    实践教学

    (1)实践(实习)教学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

    书法学专业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专业培养环节全过程。该专业实践教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实践课程(含实验室课程),另一部分是统一安排的实践教学时段,一般为12周,主要是通过学生写生、文化考察、社会采风等方式,以个人的鲜活感受和独特视角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通过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安排,培养学生的上手能力、创新思维,提高创作水平,其课程考核也主要是检验学生创作作品的质量。

    (2)毕业创作(论文)

    书法学本科专业毕业成绩应由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创作占75%左右,毕业论文占25%左右。

    毕业创作可以在二、三年级创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包括选题、中期检查、导师指导、毕业展览等环节。书法学专业毕业创作必须在具有创作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立创作主题、媒介与形式,进行创作,完成作品,并参加毕业展览。

    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指导检查、答辩、评定要求等。毕业论文必须紧密联系学生自身创作实践,是对毕业创作的理论或应用的原创性陈述。毕业论文分三个部分:首先有针对性地概述创作动机及行为形成的渊,如与他人纵向的承继与横向的影响等相关问题,与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关系等问题;其次闸述自身处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最后总结解决问题的要点。毕业论文须论点清晰,文章通顺、规范,不得少于3000字。

    毕业作品展示与毕业论文构成了书法学专业毕业答辩内容的整体。答辩委员会必须由相关专业的2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

  • 教学条件

    编辑

    教师队伍

  • 教学队伍数量与结构

    教学队伍的基本状况包括师资和管理队伍的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等状况与结构及其从事本科教学情况。青年教师(指35岁以下的教师)中已经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25%。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95%均应给本科生上课,兼职或外聘教师比例不得超过专任教师数的30%。

    学年时段内,标准学生数和在编教师之比原则应控制在13:1左右,生师比以满足人才培养为基本要求。

  • 教师教学发展水平

    包括教师队伍的教学状况、学科专业带头人概况、梯队建设情况、学术交流、科研创作、进修培养规划和发展趋势等。专业带头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有相应的人才引进、师资深造培养等规划,并有效实施。

  • 教师教学与研究成果

    书法学专业应遵循视觉艺术教育规律及其思维模式,进行创造性施教,并通过作品来加以验证。因此,书法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就是教学、科研与创作相互依存,教学的过程与培养的目的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作品是其教学成果的直接体现。书法学专业教育将学习与创作融为一体是人才培养的各类成果和教学的内涵特色。

    教师教学和研究成果包括教学研究、辅导和学生成果等,主要有:

    (1)一定数量的优秀课程、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优秀论文、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等文献性内容。

    (2)专业展览、获奖、研究创作、作品发表、艺术实践项目等非文献计量指标。

    (3)与教学有关的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设备资源

    (1)教学基本设施

    按专业规模配置相应比例的教室、实验室、工作室、展示空间、图书馆和资料室等,满足教学需求;有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教学、实验设备等,且运行良好。

    (2)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应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理顺实验教学工作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保证实验室有效开放。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基地情况

    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完善,且与该专业实践、实习课程目标相结合;具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大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社会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

    教学经费

    包括教学经费来源、开支、专项等情况,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持费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5%,生均经费等情况合理。

    质量保障

    建立具有艺术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规章体系,通过科学、规范并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对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提出要求,强调过程性的质量监控,关注学生创作表达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能严谨地实行自主评估。

  • 培养模式

    编辑
  • “导师组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培养采用的并非传统的“一对一”师徒制教学,而是实施“导师组制”,以开放办学的模式,打破传统的门户之见。张索坦言,书法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仅凭该校现有的四名导师,师资相对匮乏。为了让学生能够汲取更充分的学术营养,“导师组制”有利于让学生眼界更宽、思维更活、专业过硬。所以,除了在该校担任导师的张索、崔树强、顾琴、王客四人之外,书法系还从全国高校学者和知名书法家中,外聘韩天衡、曹锦炎、陈忠康、仲威、俞丰、钱伟强等担任课程导师。

    此外,在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中,华东师大的书法篆刻专业还率先实行“碑帖导读”“书法日记”“一日一联”等创新教学模式。

    代表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 创新书法教学模式

    推动书法教学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与课程思政建设,激发推动书法教学模式创新的力量。

    聚焦提高书法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教师到企业、综合院校或美术院校学习锻炼,积极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依托“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学院选派教师到中央美术学院参加传统书画创作研究工作,同时着力引进相关行业专家走进课堂,聘请书法专业人才担任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将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补充。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深入挖掘提炼书法专业知识体系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高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切实提高书法教育教学质量。

    代表院校:湖南女子学院

  • 发展前景

    编辑

    人才需求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思想道德、业务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史功底和书法创作、研究的基本能力,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与训练,旨在培养以书法研究、创作为主,兼具经济、管理能力的艺术品制作、经营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考研方向

    美学、学科教学(美术)、中国史、文物与博物馆

    就业方向

    雕刻家、篆刻家、培训/招生/课程顾问、小学教师、初中教师

    开设院校

    编辑

    地区

    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天津

    天津美术学院

    河北

    河北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保定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邯郸学院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美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东方学

    山西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晋中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太原学院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科技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辽宁

    鞍山师范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

    吉林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河学院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泰州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温州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

    安徽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宿州学院

    福建

    泉州师范学院

    江西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

    宜春学院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临沂大学

    泰山学院

    菏泽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枣庄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潍坊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齐鲁师范学院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大学

    周口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安阳学院

    湖北

    湖北师范大学

    汉江师范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武昌工学院

    湖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

    广东

    暨南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肇庆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广州新华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艺术学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海南

    海南师范大学

    琼台师范学院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贵州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

    云南师范大学

    昭通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甘肃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新疆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艺术学院

    2024年2月12日摘录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