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丰闸 编辑
北京城东便门到通州,东西走向20公里,元代人工开挖一条通惠河,河上建有五闸:大通闸、庆丰闸、高碑闸、花园闸、普济闸等。庆丰闸,又名二闸,它最著名。
中文名:庆丰闸
别名:庆丰闸村
挖掘时间:元代
出处:《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
演出:秧歌、舞狮、高跷、唱大鼓
设施:饭馆、茶肆、旅店、店铺
庆丰闸掠影1
从东便门大通闸往东,便是庆丰闸,在明清时曾“柳暗花明又一村”、商业繁华、游人如织,是十分热闹的地方。清代官吏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中写道:“其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清,间以公主山林濒染逸致,故以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情爽气各任其天,是都人游幸之一。”春游图、秋游画、风景卷、娱乐篇、抒情篇等俱全。震钧《天咫偶闻》:“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通惠河与秦淮、元大都与南京互相照应起来。
庆丰闸掠影2
庆丰闸两岸一片诗情画意。于是,庆丰闸北形成“二闸村”,庆丰闸南称“庆丰闸村”,南北村落里有酒楼、饭馆、茶肆、旅店、店铺等,同时演出秧歌、舞狮、高跷、唱大鼓、说评书、唱二黄、莲花落、放河灯、时调等此起彼伏,声声环绕。闸北有龙王庙,引来八方游人进庙烧香。闸南望东楼;闸北望海楼,酒香飘、酒客欢笑。有《清代北京竹枝词》盛赞酒楼上盛景: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临风一棹趁扁舟,芦岸村帘分外幽。
满耳涛声流不尽,夕阳独立小桥头。
敦诚《潞河游记》行文赞美通惠河(潞河)两岸如诗如画风景。他的《潞河舟中遏》:
“夕照台前烟树合”一句,并有小注:“北有金台夕照”,已发现“金台夕照”原物石碑,它是当年的“燕京八景”之一,在今金台路北口、甜水园附近,曹雪芹与敦诚、敦敏是知己好朋友。曹雪芹逝去,敦敏写下《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
花明两岸柳霏微,到眼风光春欲归。
逝水不留诗客香,登楼空忆酒徒非。
河干万木飘残雪,村落千家带远辉。
凭吊无端频帐望,寒杯萧寺暮鸦飞。
在庆丰闸南“望东楼”上与友集饮时写此诗。给后人留下永久的回忆、怀念、长思。
而今通惠河南岸庆丰公园,已经向游人开放。这里又成了京城一处怀古的胜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