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国会旧址 编辑
北京国会旧址(Former site of Beijing Congress),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62号,建成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的旧址,现为新华社礼堂。北京国会旧址现存建筑有国会议场、“圆楼”、原仁义楼、礼智楼的两栋两层带前廊的楼房。现主要用于礼堂、社史馆、老干部活动中心、邮局、超市等。1984年5月24日,民国国会议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北京国会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北京国会旧址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中文名:北京国会旧址
外文名:Former site of Beijing Congress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62号
所处时代:清至民国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880-5-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元年(1912年)4月,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开始筹建国会,并选定原财政学堂为众议院建筑基址。
民国二年(1913年),为召开国会,特建造了众议院部分建筑,其中包括工字楼、仁义楼、礼智楼、信字斋、圆楼及国会议场。同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在此举行 。
民国十二年(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在此贿选总统。
民国十三年(1924年),北京政变后,国会解散。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法学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方分盟在此召开成立大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改称北京大学第四院。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北平市委在此召开地下党员公开大会。同年9月26日,新华社迁入 。
众议院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为财政学堂原有建筑如工字楼、仁义楼、礼智楼、信字斋等与连廊合围而成的院落;西部为新建的众议院议场,通称“国会议场” 。
国会议场
国会议场,为方形建筑,坐北朝南,高二层,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层坐席呈扇面形,二层三面围楼为旁听席。后部设椭圆形大休息厅和两个小休息厅。议场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东、西、南三面都有狭长的门厅。穿过门厅即为会议大厅,建筑外表极简陋,全部用手工灰砖砌造 。
北京国会旧址
圆楼
国会议场议会大厅北侧为“圆楼”,因楼内会议厅平面椭圆形得名;地上二层,灰砖砌筑,三角桁架,楼内南部为三间休息室,北部为一半圆门厅围合一圆会议室 。
2006年5月25日,北京国会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7年12月2日,北京国会旧址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地理位置
北京国会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62号 。
北京国会旧址
开放时间
不对外开放
交通路线
地铁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2、4号线,在宣武门站下车前往 。
驾车
沿宣武门西大街行驶470米,稍向右转,沿佟麟阁路行驶70米,过左侧的尚座大厦即达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
上一篇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