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湾 编辑
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海湾,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产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也是东北亚最著名的水产品加工中心,以盛产海鲜享誉海内外,也是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关于甘井子区的一个同名街道,请详见词条“大连湾街道”。
大连湾
经考证,大连的历史至少已有六千余年,据史记载,大连地区在战国时期由燕国的辽东郡所辖;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大连地区仍属辽东郡;汉初,在辽东郡所设的18个县中,沓县即今大连市的金州区及其以南的大连市区,波县即今金州区以北的普兰店区和瓦房店市。唐初,称大连为“三山浦”,得名于今大连港外的三山岛;唐代中叶,易名“青泥浦”,因其中心为青泥洼渔村。明、清时,又称“青泥洼口”。从唐至明、清,州县行署均设于金州城和复州城。
而“大连”之名则得于“大连湾”。大连湾由许多小海湾缀连而成,它包括青泥洼桥、香炉礁、甘井子、大孤山、鲇鱼湾这一大半圆形的海湾。
1879年,李鸿章上奏给光绪皇帝的折子中,将大连周围二十余小岛合围的海湾统称为大连湾。
“大连湾”最早见之于文献,出现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关于大连湾军港建设方案的奏折中。最初,“旅大”系旅顺和大连湾的合称。后来的“旅大市”系旅顺和大连的合称。
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和尚岛及附近的港湾大规模兴建海防栈道及炮台设施。甲午战争后,这些海防设施被废弃,众多渔船借此靠泊交易,逐渐形成自发的群众性渔港。
到20世纪30年代,这里已发展成为当时闻名的海产品集散地,每天渤海湾周边近千艘渔船在此靠泊交易,众多捕鱼归来的渔船和商贾渔贩在此聚集,很是壮观,当时的媒体惊呼:“这是亚洲最大的群众性渔港”,“亚洲渔港”由此得名。
解放后,这里成为新中国重要的水产品基地,亚洲渔港几经修建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十几个码头、几千艘渔轮栖泊的母港,成为东北亚最著名的水产品加工中心和集散地,海产品吞吐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海鲜产地
大连湾
集团拥有包括两家上市公司在内的30余家子公司,年营业额近20亿元人民币。集团致力于发展为国内消费者所喜爱的海鲜食品,并通过旗下的亚洲渔港及远洋品牌分别适应餐饮及零售客户的发展需求,我们的经营宗旨着重于发展和有效利用海洋资源,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消费者。
海鲜代表
海鲜冷拼
大连湾炮台开始由提督刘盛休统铭军十三营驻守。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8月16日,除留6哨兵力外,其余军队开赴大东沟接迎朝鲜清军。随后总兵赵怀业六营3哨淮军调补到大连湾驻守。在日军兵临金州得危急之时,赵怀业贪生怕死,弃台逃往旅顺,致使坚固炮台并未发挥固守疆土得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