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卫 编辑
威海卫,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东北端威海市,是一个海防卫所,中国北方军港。明朝初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清雍正年间裁威海卫,复归文登县。清日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占领。1898年英国通过《议租威海卫专约》,威海卫沦为其殖民地。民国19年(1930年十月),由中国国民政府收回。设威海卫行政区,直隶行政院。1938年又沦为日军殖民地。日本投降后,中国再次收复。威海卫濒临太平洋黄海海域外海,距离烟台青岛都在百公里之外,西连宁海州(今牟平),距离蓬莱百公里左右,与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的烟台形成三角之势,共为太平洋黄海海域以及渤海锁钥,拱卫京津海上门户(威海距离京津1千里左右)。威海卫为不冻良港,三面环山,口门向东,刘公岛扼其前,形成向东、向北两条航道和进出口,日岛、黄岛、牙石等岛罗列刘公岛两侧,构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势险固。
威海卫
另据《威海卫志》记载:“在环翠楼东南石窟中,泉洁而甘,大旱弗匮。邑人咸取以酿,号‘小惠泉’”,不知这“小惠泉”对于这个名字有无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
参见:威海卫之战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威海卫,复归文登县。清光绪元年(1875)始建炮台,光绪十四年,设北洋水师提督署,驻水雷营,置制造所和水师学堂等,于海湾南北两岸和刘公岛、日岛、黄岛等地新筑炮台多座,成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军基地。
1894年日清甲午战争中,日军因威海卫地势险要、设防强固,决定避开从港口正面进攻,集结军舰25艘,陆军 2.5万余人,由荣成湾之龙须岛登陆,迂回侧后攻占南岸炮台,海陆夹攻威海港。清军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威海失陷。
英租期间
强行租占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中,英、俄是主要的对手。
英租威海卫旗帜
在争取日、德支持的同时,英国积极与清政府进行交涉。清政府不敢拒绝,只是软弱无力地表示,租借一事须待日军撤出威海卫后才能商议。但英国政府迫不及待,竟扬言要派海军去烟台。在英国的军事恫吓下,总理衙门照会窦纳乐,同意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但租期必须与俄国租借旅大的期限相同;中国仍可使用威海卫港停泊兵轮;英国以后不得再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窦纳乐对前两点表示同意,对第三点却断然拒绝。他蛮横地宣称,英国租借威海卫是专为在北方抵制沙俄的势力,如果法国在南方占有口岸,英国还将“另索一处抵之”。这为日后的勒索埋下了伏笔。清政府虽然几次提出异议,但最后还是在英国的讹诈与威胁下屈从。1898年7月1日,由庆亲王奕劻和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内岛屿及海湾沿岸10英里地方)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2.所租之地均归英国管辖,但中国兵轮可在威海湾停泊。3.英国可在租地范围内沿海一带修筑炮台,驻扎兵丁,或另设应行防护之法。
专条的这些规定,使英国轻而易举地获取了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威海卫和旅顺曾是北洋海军根据地,它们分踞渤海湾的南北入口,隔海相望,是保卫北京和华北的门户。分别落到了俄、英手中,成为两国的海军基地。专条的签订,使华北门户渤海湾的控制权完全落到了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这对北京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殖民统治
在英租威海卫期间,英方先后派出了7任行政长官,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骆克哈特,他于1902年出任威海卫首任文职行政长官,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殖民政府逐步实现了一套高度集权的殖民统治体制。 英租威海卫初期对农村采取的是不干预政策,这样就不利于殖民政府对农村的管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06年推行了总董制,实现了殖民政府对农村的全面控制。
英方租占威海卫后,确立了将它建成皇家海军训练和疗养基地的方针。利用刘公岛和大陆沿岸的军事设施进行舰队演习、炮术训练和步兵射击训练,并利用威海卫适宜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兴建了避暑疗养场所。每年入夏以后,人满岛内外,商号的生意也随之兴隆起来。这时的威海卫,已经成为英国远东舰队的“后花园”。
中国收回
1921年12月,中国政府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归还各国在华租借地的要求。此后中国政府便就威海卫租界问题与英国政府开始了长达8年的交涉。
环翠楼宣传画
1924年6月曾订立《交收威海卫专约》29条,后曹锟倒台,英国政府借机将此案搁置。直到1930年6月双方才重开谈判。1930年10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收回了被英国强行租借了32年之久的威海卫。是日,中英收交威海卫典礼,在威海卫英国行政长官署前举行。当时中国的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王家桢,与英国驻威海卫行政长官庄士敦,同时出席威海卫收交典礼。
1945年日本帝国投降
1950年撤市设威海县。1951年改县为威海市,属文登专区。1958年属烟台专区。1987年升为地级市。辖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县(1993年7月升格为县级市乳山市)。曾作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基地。
贸易
光绪二十七年大英威海卫租界钱粮执照一件
鸦片
早在19世纪3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全国范围的禁烟运动,但殖民政府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继续在威海卫推行鸦片专卖制,允许商人通过招投标在威海经营鸦片,同时,还在租借地建有鸦片种植园。虽然当时殖民政府也颁发了禁烟令,但是“禁明不禁暗”,使烟馆成为一种合法行业。
税收
英国人初来威海卫之时,当地居民抗英甚烈,然而,几年后却变得温顺服帖,竟视殖民统治者为"父母官"。英租威海卫1900年的历史档案记载,"划界遭袭"是个严峻问题 ,到了1902年,在骆赫特任职期间的一份工作报告中记载:当地居民"与南方人粗鲁不同,村里的道德标准与英国格兰农业地区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一样高。" 当初,抗英活动主要是反对英国人的划界埋碑,英国人白天立界碑后,当地居民竟夜里或将之拔除或偷偷向租借地内侧移动,然而多年后,却发生了当地居民偷偷向租借地外侧移动界碑的事儿。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土地制度及税费问题密切相关的。
据档案材料记载,英租威海卫的土地税远低于周边区域,并且土地税收入的用途被明确规定在社会教育支出上,此项制度引起当地居民的好感。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