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 编辑

湖北省辖地级市

鄂州市鄂州市

鄂州市,旧称都、古武昌,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西与武汉市接壤,东南与黄石市毗连,北临长江,自西向东分别与武汉市、黄冈市隔江相望,辖区地域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鄂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17℃。截至2022年10月,鄂州市辖3个区。鄂州市人民政府驻地鄂城区。2022年末,鄂州市常住人口107.12万人。

鄂州市,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为“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1949年5月14日,鄂城解放。1983年,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将黄冈县黄州镇并入,合并成立湖北省辖鄂州市。鄂州市交通便捷,已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1992年,鄂州市与日本三条市、非洲科特迪瓦阿本古努市、澳大利亚怀阿拉市,先后结为友好城市。

鄂州市先后获“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中国武昌鱼美食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66.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0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0.19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645.74亿元,增长6.9%。三产占比为9.5∶39.5∶51.0。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鄂州市

外文名:Ezhou

别名:吴都、古武昌

行政区划代码:4207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湖北省

地理位置:湖北省东部

面积:1596 km²

下辖地区:3个区(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驻地:鄂城区

电话区号:0711

邮政编码:436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7.2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西山风景区、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白雉山风景区、龙蟠矶、葛山风景区、青峰山风景区、天平山旅游区、观音阁公园、凤凰广场、洋澜湖风景区、鄂州市博物馆

机场:鄂州花湖机场

火车站:鄂州站、鄂州东站、鄂州西站、鄂州北站、华容东站、华容南站、葛店南站、花湖站

车牌代码:鄂G

地区生产总值:1266.03 亿元(2023年)

市树:樟树

市花:腊梅

历史沿革

编辑
前3000年前后,鄂州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帝尧时(约前2550~前2070年),为樊国。

夏时(前2070~前1600年),为古三苗之地。

殷商时(前1600~前1046年),为鄂国。

西周夷王七年(前879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

春秋时(前770~前476年),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楚平王六年(前522年),伍子胥奔吴,旧传县东三里有接渡石。泽林申映湾传为申包胥故里。

战国时(前475~前221年),为鄂邑。楚怀王六年(前323年),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楚负刍五年(前223年),秦攻楚,俘楚王,秦王嬴政从汉水至鄂渚樊口,废负刍为庶人,楚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鄂县,属南郡,其领域西北界长江、东抵江西、南接湖南。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

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分江夏立武昌郡,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等六县。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筑吴王城。

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由建业迁富户千家落籍武昌。九月迁都建业,陆逊辅太子孙登留守武昌,为吴陪都。

吴赤乌元年(238年),传武昌麒麟现。

吴甘露元年(265年)九月,末帝孙皓自建业迁都武昌。次年十二月还都建业。

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复置鄂县。武昌仍为郡治,属荆州。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属江州。

东晋永昌元年(322年),荆州刺史王敦镇守武昌,两年后杀郭璞于南冈,叛晋。温峤、庾亮讨伐王敦。东晋咸和元年,温峤守武昌。咸和三年,温峤、庾亮推陶侃为盟主,率武昌兵攻建康平苏峻祖约叛军。

东晋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卒于樊口。庾亮接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镇武昌。

东晋永嘉年间(307~312年),葛洪驻足武昌,结庐炼丹,养生修道。葛山、洪港、葛店及神山乡、洪道乡因其得名。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设夏口。

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设武昌。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武昌郡仍属郢州,领武昌、鄂、西陵三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

隋大业元年(605年),县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浒镇筑城塘城。又筑武昌县城;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鄂州为江夏郡,分武昌县西境置城塘县,同属江夏郡;隋大业九年(613年),废城塘县仍并入武昌县。

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次年改名寿昌军,为江西路治所。

宋景炎二年(1277年),寿昌军升为散府,仍领武昌县。

元大德五年(1301年),废散府,武昌县属武昌路。

元至正五年(1345年),蒙古人铁山任武昌监邑;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陈友谅占领武昌,县治一度迁保安。

明万历元年(1573年),始建武昌石城。

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地震,绵亘地动二千余里;明崇祯十年(1637年),马迹乡李华率农民起义;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占武昌城。

民国二年(1913年),武昌县改名寿昌县,属武汉黄德道。

民国三年(1914年),寿昌县改名鄂城县,属鄂东道。

民国十九年(1930年),鄂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1949年5月14日,鄂城解放;6月,鄂城县人民政府、中共鄂城县委员会成立。鄂城为大冶专区治所。

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鄂城县属黄冈专区。

1960年,撤销鄂城县,设立鄂城市。

1961年,恢复鄂城县。

1965年,鄂城县划属咸宁地区。

1979年,鄂城县、市分设,同时划属黄冈地区。

1983年,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将黄冈县黄州镇并入,合并成立省辖鄂州市。

鄂州市风光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鄂州市辖3个区。 鄂州市人民政府驻地鄂城区。

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梁子湖区

太和镇

太和镇、东沟镇、梁子镇、涂家垴镇、沼山镇、梧桐湖新区

华容区

华容镇

华容镇、葛店镇、庙岭镇、段店镇、临江乡、蒲团乡、葛店开发区

鄂城区

凤凰街道

凤凰街道、古楼街道、西山街道、泽林镇、杜山镇、新庙镇、碧石镇、汀祖镇、燕矶镇、杨叶镇、花湖镇、长港镇、沙窝乡、鄂州经济开发区、临空经济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西与武汉市接壤,东南与黄石市毗连,北临长江,自西向东分别与武汉市、黄冈市隔江相望,地处经纬介于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之间,辖区地域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

鄂州市

地形地貌

鄂州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分布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北侧白浒镇—临江、东侧燕矶—杨叶为长江冲积阶地;东部和南部之东侧,由白雉山、峰尖子山和早山组成了丘陵地貌之基本骨架;北部和南部之西侧,为岗状平原,岗丘标高多在90米左右;中部梁子湖、鸭儿湖、三山湖、洋澜湖横贯鄂州腹地,形成了滞水冲湖积平原。

气候

鄂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282.8毫米,年均日照2003.8小时,年均无霜期266天,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2.4C。

水文

长江从武汉自白浒山沿经鄂州市,左岸依次与新洲、黄冈、浠水三县以江心为界,右岸先后流经鄂州市的沐鹅港口、黄家矶、赵家矶,泥矶、三江口、黄柏山,樊口、蟠龙矶、五丈港口、龙王矶、燕矶、至花马湖电排站(李家湾)出境进入黄石,境内流程77.5千米。

鄂州市境内长江窄宽相间,单一性和弯曲型河段较窄,最小河宽870米,河宽最大达8000米。由于长江水量丰沛,汛期时间长,在多年的平均情况下,每年5-10月为汛期,2-3月为枯水期,境内长江年平均水位17.20米,年平均流量为23800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为0.586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为43000万吨。

长港河是在梁子湖排水港基础上经人工开挖的水道,港宽60-11米,水深4-6米,主要调节梁子湖、鸭儿湖和三山湖的水位、总流量为214立方米/秒。

鄂州市境内湖泊133个,水域面积4.97万公顷,纳入全省两批保护名录湖泊52个;其中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泊、武汉城市圈中心湖、鄂东战略备用水地,是现全国保护最好的淡水湖之一。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鄂州市平均降雨深1230.4毫米,折合降水量19.70亿方。鄂州市地表水资源量9.05亿方,地下水资源量1.90亿方,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间不重复计算量1.61亿方,水资源10.66亿方。湖泊河网年蓄水量9.9953亿方。鄂州市总供水量8.8281亿方,总耗水量2.7039亿方,总耗水率为19.9%。

植物资源

鄂州市境内有植物3000多种,主要是粮食、油料、瓜果、蔬菜等类。有各种木本植物83科、192属、358种,主要是竹木等类。有芳香植物60多种,主要是草木、木本等类。有药用植物125科、542种。

动物资源

鄂州市有鱼类21科、106种,其中鲤科63种,占鱼类总数的60%。其他稀有鱼类在本地也有生长,产于梁子湖的银鱼,畅销国内外。有家禽10多种,家畜20多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多种,飞禽40多种,还有爬行类和虾贝类动物数十种。

矿产资源

鄂州市境内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铜、钼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硬石膏、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硫等。现已探明铁矿储量为2.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伴随铁矿石的开采,现保留有铜金属量约21万吨。现已探明硬石膏矿储量为3752万吨,硫矿储量为226.28万吨,煤矿总储量为2784万吨,膨润土储量为743万吨。

人口

编辑
鄂州市有土家族、回族、壮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瑶族、黎族、侗族、朝鲜族、彝族、高山族、锡伯族、白族、羌族、纳西族、藏族、维吾尔族、番族、水族、布依族、仫佬族、毛南族、傈僳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2022年末,鄂州市常住人口107.12万人,其中,城镇71.9万人,乡村35.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7.1%。2022年全年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22万人,其中,城镇72.82万人,乡村34.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7.9%。

鄂州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鄂州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编辑

综述

生产总值

2022年,鄂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4.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3.1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75.18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566.23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9.8∶44.2∶46.0调整为2022年的9.7∶45.5∶44.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3%、0.5%、-0.2%、6.4%、-1.7%、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813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

2023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66.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0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0.19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645.74亿元,增长6.9%。三产占比为9.5∶39.5∶51.0。

鄂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鄂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生

2021年,鄂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四升四降”。其中,交通和通信上涨3.2%,衣着上涨0.3%,居住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2%;食品烟酒下降2.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3%,医疗保健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17元,同比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9元,同比增长14.3%。

2023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82元,同比增长6.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6元,增长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6元,增长7.9%。

市场主体

2021年,鄂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5850户,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4983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639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鄂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3%。

财政

2021年,鄂州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5.94亿元,增长35.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88亿元,增长42.1%。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7.21亿元,增长47.0%。财政支出122.26亿元,下降4.0%。

2023年,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20亿元,增长22.2%。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2.05亿元,增长7.7%。全年财政支出165.19亿元,增长39.5%。

第一产业

农业

2021年,鄂州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9.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2%。粮食种植面积58.73万亩,比上年增加1.22万亩;棉花种植面积5.81万亩,比上年减少0.1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6.61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粮食总产量25.28万吨,增长3.0%;棉花总产量0.34万吨,增长2.7%;油料产量4.42万吨,增长1.8%;蔬菜总产量105.96万吨,增长1.4%。全年全市生猪出栏71.92万头,增长61.3%。水产品总产量27.94万吨,减少0.7%。

2021年鄂州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5.28

3.0

棉花

0.34

2.7

油料

4.42

1.8

水产品

27.94

-0.7

蔬菜

105.96

1.4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1亿元,可比增长4.5%。全年粮食生产面积达59.55万亩,粮食总产量25.51万吨,增长1.3%。生猪出栏76.16万头,下降0.2%;牛出栏0.63万头,增长5.2%;羊出栏2.17万头,增长5.4%;家禽出栏1111.6万只,增长2.3%;水产品产量30.05万吨,增长4.5%。

2023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2023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末,鄂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其中,私营企业增长28.03%,轻工业增长18.36%,重工业增长20.92%。

2021年,鄂州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5%,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2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0.1%。

2021年,鄂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0.66%,产品销售率为97.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1.82亿元,下降12.6%。

2021年鄂州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粗钢

万吨

636.74

2.9

钢材

万吨

643.14

6.4

铸钢材

万吨

13.28

-5.4

硅酸盐水泥熟料

万吨

381.04

-15.0

水泥

万吨

1252.28

35.1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402.40

39.2

预应力混凝土桩

万吨

518.00

17.9

民用钢质船舶

万载重吨

8.35

37.1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5210.34

23.7

塑料制品

万吨

25.85

8.3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23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23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其中,轻工业增长1.9%,重工业增长6.1%。全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增幅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3.3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0.3%,产品销售率为96.5%。

建筑业

2021年,鄂州市具有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15.56亿元,增长11.6%。

第三产业

房地产

2021年,鄂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5.6%,商品房销售面积174.76万平方米,增长22.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4.89亿元,增长18.5%。

国内贸易

2021年,鄂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85亿元,同比增长8.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21.59亿元,增长8.0%;乡村实现零售额31.26亿元,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5.29亿元,增长11.6%。

2021年,鄂州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36.53亿元,同比增长9.0%,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比重为82.6%。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7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9.29亿元,增长3.5%。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52.32亿元,增长7.5%;乡村实现零售额34.39亿元,增长8.1%。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4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比重为74.7%。

对外贸易

2021年,鄂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9亿元,下降2.5%,其中,进口12.6亿元,下降32.1%;出口16.3亿元,增长46.9%。

2023年,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进口26.9亿元,增长52.0%;出口31.8亿元,增长29.9%。

邮政通信

2021年,鄂州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67亿元,增长77.54%。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946公里,固定电话用户7.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7.93万户;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47.67万户。

2023年,全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亿元,比上年增长42.8%。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7.69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4.68亿元,同比增长39.8%。全市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12.89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1.67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567609户。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07.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1%;实现旅游总收入77.65亿元,增长54.7%。

旅游

2021年,鄂州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8.93万人次,增长48.60%。实现旅游总收入52.38亿元,增长80.60%

2023年,全年花湖机场累计开通70条航线,其中国内客运航线15条(连通22个国内城市),国内货运航线45条、国际货运航线10条(连通13个国际航点);完成货邮吞吐量24.53万吨(其中国际4.63万吨),旅客吞吐量42.05万人次。

金融

2021年末,鄂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83.43亿元,比年初增加85.6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90.63亿元,增加84.7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5.30亿元,比年初增加106.5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400.01亿元,增加49.9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15.22亿元,增加56.54亿元。

2023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8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各项存款余额1193.85亿元,增长10.5%。

保险

2021年,鄂州市实现保费收入21.93亿元,增长7.1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39亿元,增长17.85%;人身险保费收入17.53亿元,增长4.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28亿元,增长19.6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91亿元,增长32.18%;人身险赔付支出3.37亿元,增长10.55%。

2023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8亿元,增长10.7%;人寿险保费收入17.47亿元,增长0.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2亿元,增长25.0%。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13亿元,增长39.0%;人寿险赔付支出4.19亿元,增长13.7%。

第四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6%。商品房销售面积142.46万平方米,增长1.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4.58亿元,下降21.1%。

交通运输

编辑
鄂州市境内有四条高速(沪蓉高速、京珠高速、大广高速、汉鄂高速),成“井”字型分布;有武九铁路;有武鄂黄和武鄂冈两条轻轨;有民用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有客运火车站:鄂州火车站、鄂州东站、华容南站、华容东站、葛店南站、花湖站;;有货运火车站:鄂州北站、鄂州西站。

长江航道鄂州市段全长80.1千米,丰水期水深50~65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枯水期水深30米,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

2021年,鄂州市完成货物周转量6.3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21%;旅客周转量2.42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05%。公路运营总里程4102.445公里,比上年增长0.1%;高速公路总里程183.946公里,比上年增长52.46%。

2023年,全年全市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8.3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6%,水路货物周转量101.83亿吨公里,增长46.2%;公路旅客周转量2.75亿人公里,增长34.5%。公路运营总里程3807.52公里,增长2.3%;高速公路总里程207.20公里,增长9.4%。

政治

编辑

单位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鄂州市委员会

书记

孙兵

副书记

王玺玮

常委

赵本立

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孙兵

副主任

程少云、王时文、叶祥明、尹彬、黄开胜

鄂州市人民政府

市长

王玺玮

副市长

卢辉、方勇、邱实、任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鄂州市委员会

主席

文清

副主席

文明

*注: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2月

参考资料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末,鄂州市高等教育招生5807人,在校生17583人,毕业生4943人;普通高中招生6049人,在校生17058人,毕业生525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3528人;小学在校生772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6160人。

2023年末,全市高等教育招生6147人,在校生17727人,毕业生5529人;普通高中招生6623人,在校生19109人,毕业生6074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5854人;小学在校生7849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1783人。

科学技术

2021年,鄂州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1家。有效发明专利825件,全年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4件。

2023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认定企业85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96件,全年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81件。

文化事业

2021年末,鄂州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艺馆、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

2023年末,全市共有群艺馆、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基础设施3726处;举办3项国家级赛事活动、8项省级赛事活动、50余项市级赛事活动;获国家级锦标赛(冠军赛)1银2铜,获省级锦标赛10金23银17铜,新增一级运动员14人、二级运动员42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为91.9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8.8%。

医疗卫生

2021年,鄂州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36家,其中医院2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家;全市共有卫生计生人员总数90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95人,注册护士3414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6035张,其中医院床位4551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79张,卫生院床位1168张。

2023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97家,其中医院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57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家;全市共有卫生计生人员总数91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97人,注册护士4295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7420张,其中医院床位5794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91张,卫生院床位1202张。

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

2021年末,鄂州市登记失业率2.89%。

社会保险

2021年末,鄂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5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3.08万人,离退休人员8.4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6.9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3.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8.75万人。

2023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4.1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3.54万人,离退休人员10.5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4.5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3.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9.25万人。

社会救济

2021年,鄂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63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779人。

社会福利

2021年,鄂州市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6129张。销售社会福利彩票0.9亿元。

环境保护

2021年,鄂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9.5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24%。

2021年,鄂州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2天,优良率为85.5%,比上年下降2.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PM2.5年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3%。

2023年,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1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8%。

2023年,全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1天,优良率为79.7%,比上年下降2.2%。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下降10.0%;PM2.5年平均浓度37.2微克/立方米,增长10.4%。

安全生产

2023年,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6起,死亡28人。其中,工矿贸易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10人;道路运输事故17起,死亡18人。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关于鄂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曾有专家推断,远古时期的鄂州为一片沼泽之地,这里鳄鱼成群,鳄鱼发出的吼叫声———“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人们便以“鄂”代之为地名,但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见解。

《史记·楚世家》记载,前10世纪末至前9世纪,周孝王至周厉王这段历史时期写道:“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楚国熊渠征伐之“鄂”,是“江上”之鄂。熊红可能随父征鄂。

熊渠为何要到鄂骚扰一趟?其目的可能与掠夺青铜有关,因在鄂地的南部有大冶铜绿山(扬越掌控),此地有巨型铜矿,自然有大量的青铜半成品或成品。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左右,楚国成立鄂邑(今鄂州一带)。

楚灵王时期,鄂君子皙在梁子湖泛舟,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载有《越人歌》。

鄂君启节于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青铜铸造。鄂君启节共出土5件,舟节2件,车节3件,合在一起则呈圆筒状,节面文字错金,各有9行,舟节163字,车节154字。

据铭文记载,其铸造时间是楚怀王六年,为怀王颁发给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郭沫若在他的文章中说:“鄂是现今的武昌,为什么‘鄂君节’却出土于寿县?这也是很容易理解。寿县在考烈王末年成为楚国的首都,现今所出土的‘鄂君节’是存在王府两套的残余……因此,我的揣测是:将来也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同文的铜节从武昌或别的地方出土。”

鄂王城遗址现位于黄石大冶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湾,根据已出土的文物判断,“鄂王城”还没有达到“王城”或“君邑”的规格,可能是隶属于鄂邑的军事要塞。

这个时期是鄂州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置鄂县,属南郡。楚国消亡、秦兴汉盛,这是历史的沧桑。

汉元狩二年(前122年)分衡山郡西部及南郡东部,设置江夏郡。鄂县给予保留,但隶属于江夏郡。

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221年),东吴孙权把统治中心迁到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8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修筑吴王城,从此,“武昌”之名流传至今(其中鄂州用此名1690年,武汉用此名至今105年)。

东汉末年,鄂县人口不多,市野萧条。孙权建都后,从建业迁千家富户与工匠来武昌,居民增加至几万人。设置武昌郡,武昌郡的辖境,东至九江市,西至蒲圻,南界江西修水,北临大江。武昌不仅是郡治、县治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吴国国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外交活跃。

东吴黄武七年(229年),孙权建都武昌第9个年头,这年阴历四月,他在武昌称帝,号吴大帝,改年号为黄龙元年,于西山建避暑宫、读书堂,颁屯田令,鼓励垦荒。武昌为全国4大铸铜镜中心之一,有“铜镜之乡”之美誉。

东吴元兴元年(265年)9月,吴末帝孙皓自建业复迁都武昌,江南世族不愿离开本土,编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民谣,使樊口鳊鱼始名武昌鱼。在东吴立国60年间,孙权、孙皓建都武昌计10年,其余时间武昌是“西都”。到晋代,首都虽更名为“建康”,但武昌之名依然如故,时分武昌县复置鄂县,武昌仍为郡治,先后属荆州、江州。到此时,作为地名,60年后,“鄂”字又开始回归,中国历史上的名家如陆机、陶侃、庾亮等人在此留下深深足迹。454年的南朝初,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又属郢州(州治设夏口),以上的东吴至南朝,通常被人称为“六朝”(历史上在南京定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时期,也是鄂州古代史上第2个辉煌时期。

从隋开皇九年(589年)开始直到唐代,废前朝的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尽管隋朝的时间不长,但从此“鄂州”之名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唐、宋、元时期,鄂州进入历史上的第3个辉煌时期。宋嘉定十三年(1221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次年改名寿昌军,这里“寿昌”之名开始出现,为民国初短暂的“寿昌”之名埋下了伏笔。唐宋时期,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武昌,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唐元结、李白李阳冰杜牧,宋代苏轼兄弟与“苏门四学士”,元代丁鹤年等影响甚远。

以上3个辉煌时期,基本奠定了鄂州历史文化在全国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清宣统二年(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上武昌城(府城)首义爆发,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灭亡。为推翻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下武昌(县城)上千热血男儿参与其中,这在中部各省乃至全国是罕见的。如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英勇就义、程正瀛打响推翻清王朝第一枪、吴兆麟临危受命革命军临时总指挥等,居功甚伟。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把江夏县改为武昌县,将原武昌县改为寿昌县,次年又改名为鄂城县。至此“鄂”字又一次出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沿用“鄂城”之名。1979年11月,鄂城县、市分设。1983年升为省辖市,始改名“鄂州”,所以,“鄂州”之名,不能简单理解为鄂城与黄州的组合。

文物

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位于鄂州市鄂城区。在市南百子畈一带,是一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0.55平方千米的长方形古城,吴王城遗址是三国东吴都城。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221年),孙权自公安来鄂,不久,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吴王称号,同年阴历八月开始营建吴王城。2013年3月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6月,鄂州市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有人类非遗1项、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级47项(含扩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州雕花剪纸、鄂州牌子锣、泽林旱龙舟、百节龙习俗。

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镜修复及复制技艺、鄂州玉连环、华容土布纺织技艺。

民俗活动

穿花龙舟又名“双龙戏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活动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小端午前后演出,龙舟祭奠时的路线像民间的织布穿花,龙凤二舟在湖中不是竞赛而是嬉戏相互穿插,寓意龙凤呈祥,所以叫穿花龙舟。2010年,列入鄂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方言

鄂州市位于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和赣方言区交汇处,其方言可划分为两大片。东部、北部和西部属江淮官话区,包括杨叶、花湖、沙窝、燕矶、新庙、石山、凤凰、古楼、樊口、临江、杜山、蒲团、长港、庙岭、大湾、胡林、段店、华容、葛店等二十个乡、镇及办事处。这一片以城区话为代表,最突出的特点是古代入声字仍读入声。东南和南部地区属赣语区,包括太和、汀祖、泽林、碧石渡、东沟、沼山、公友、涂家恼、梁子等九个乡、镇。这一片以太和镇话为代表,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古浊音声母不论平仄声都念送气清声。

市树

1988年,鄂州市一届人大25次会议决定鄂州市市树为樟树。

市花

1988年,鄂州市一届人大25次会议决定,鄂州市市花为腊梅。

风景名胜

编辑

西山风景区

西山风景区自江畔而起,集古、幽、奇、雄于一身。全山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1.2千米,主峰170米,总面积4000多亩。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主要景点有武昌楼、读书堂、避暑宫、秀园、九曲亭、松风阁、试剑石、石门开等二十余处,自2010年起免费对游客开放。

西山风景区西山风景区

莲花山旅游区

莲花山旅游区,4A级景区,坐落于鄂州市洋澜湖畔,景区内山连山,路接路,30多处人文景观如星罗棋布,点缀其中,建筑风格以龙和莲花为主体,是修生养性、观光游乐的好去处。

莲花山旅游区莲花山旅游区

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一个兼具自然景观、湿地自然风貌和水产养殖、加工、营销及游客观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景点,始建于1992年。2004年8月被省政府正式核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116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10平方千米,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水域面积2.8万公顷,是武昌鱼的母亲湖。

<p>梁子湖

梁子湖

梁子湖国际高尔夫球场

红莲湖度假区

红莲湖度假区,所在地主要水体为红莲湖,其湖面面积约5.5平方千米,规划建成7个功能区,即娱乐区,商住别墅区、古城游览区、体育活动区、康复疗养区、高科技植物区和预留区,将建成一个集旅游度假、居家休闲、商贸金融、科技文化、体育康复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白雉山风景区

白雉山风景区,在市城区南30里处碧石镇,东与东方山相连,南与桃花山对峙,两峰相夹,形成一道深长的峡谷,名曰十里长沟。曾是古代进入幕阜丘陵的必经之道。主要景点有灵鹫禅寺、石佛像、望哥台、木鱼石、绣球峰、狮子岭等。

白雉山风景区

龙蟠矶

鄂州市小东门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势蜿蜒,矫若金龙,此即”龙蟠矶”。蟠龙矶石头翘首西望,观音阁突兀在龙头之上,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条石垒成,青砖砌就,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

葛山风景区

葛山风景区,葛山因东晋道教著名炼丹家、医学家、著名学者、一代文化宗师葛洪而得名。现有森林公园面积近千余亩,植有松、杉、竹、柏等林木,森林连续面积已达3000亩,草木覆盖率在85%以上。

青峰山风景区

青峰山风景区,主要景点有:青峰寺童子拜佛、观音坐莲、螺丝吐眼、乌鸦扑泉、仙人下棋、双狮流涎、乌龟晒甲、青峰古泉、铜鼓山、木鱼垴等。

龙蟠矶 观音阁龙蟠矶 观音阁

天平山旅游区

天平山旅游区,是集游览、观光、红色教育、佛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区。这里原为鄂南抗日指挥中心,现有鄂南中县县委办公旧址、新四军营房、抗日战壕、抗日展览室及烈士陵园。主要景点有八仙脚印、仙人坐椅石、求雨台、课子天星等。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位于湖北省鄂州市沿江大道269号,临江而建。是一处以观音阁为主要景点而开发的一个大型综合性公园。是鄂城八景之一“龙蟠晓渡”的所在地,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景观区,以观音阁为中心形成景观轴线。

<p>孙权雕像

孙权雕像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武昌门

武昌门

武昌门

武昌门

武昌门

武昌门

观音阁公园

观音阁公园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

凤凰广场

凤凰广场,位于鄂州市区东南隅巽宫,坐落在洋澜湖畔,占地12万平方米,广场中央有一处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是鄂州城城标—金凤腾飞。

洋澜湖风景区

洋澜湖风景区,洋澜湖古称南浦,又名南湖,位于鄂州城区中心,因湖之南侧曾建过一座“洋澜寺”,故得名“洋澜湖”。洋澜湖面积583.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约288.1万平方米,陆地约295.1万平方米,水深为0.7—2.2米。

洋澜湖风景

鄂州市博物馆

鄂州市博物馆,占地23.69亩,现有馆藏文物7万余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67件、二级文物622件、三级文物3838件)。

地方特产

编辑
梁子湖大河蟹

梁子湖大河蟹,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梁子湖大河蟹个大、肚白、肉鲜、味美,其主要外观特征:壳青、白肚、脚红、金爪、黄毛,甲壳坚硬、光洁。成蟹,大的4-5两,一般2-3两。

梁子湖大河蟹

坝角香稻

坝角香稻,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坝角香稻的主要特征是米细而粒长、长圆而饱满、米质好、腹白少、胶质率高,晶莹透亮。

坝角香稻

茅草红菜苔

茅草红菜苔,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茅草红菜苔,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成分,丙种维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且色泽艳丽,质地脆嫩,为佐餐之佳品。

茅草红菜苔

涂镇藠头

涂镇藠头,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藠头又名薤、荞头,属葱蒜类百合科葱属的宿根,草本蔬菜。涂镇藠头,大而圆,皮薄、色白、脆嫩、无渣,用其加工的盐渍藠和甜酸藠头具有颗粒晶莹,卤汁澄清,香气浓郁,甜酸适度,颜色乳白,质地脆嫩。

涂镇藠头

鄂城鳜鱼

鄂城鳜鱼,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鄂城鳜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鄂城鳜鱼

吴都莹籼

吴都莹籼,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吴都莹籼,米细而粒长、长圆而饱满、米质好、腹白少、胶质率高,晶莹透亮。

吴都莹籼

沼山胡柚

沼山胡柚,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沼山胡柚,果实近球形、果型端正,色彩呈金黄色或橙黄色,食之清香盈口,回味略苦。

沼山胡柚

鄂州武昌鱼

鄂州武昌鱼,为鄂州市地方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鄂州武昌鱼,体长165~456毫米,体侧扁而高,呈菱形,口端位,口裂较宽,呈弧形,体呈青灰色。

鄂州武昌鱼鄂州武昌鱼

著名人物

编辑
熊亚云,(1927年6月~2022年12月25日),男,鄂州市段店镇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原鄂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聘任鄂州市档案史志局研究员、鄂州市民政局地名委员会顾问。

陈中孚(1767年~1826年),字允臣,号心畬,武昌(今鄂州市)人,嘉庆六年(1801年)殿试二甲第十三名进士。

赵子俊(1886年3月23日~1926年9月24日),鄂州人,以失业工人身份加入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参加两次东征。1926年9月24日在北伐战争南昌牛行车站战斗中牺牲。

万籁天(1899~1977年),曾用名万群,出生于鄂州市葛店镇牌坊街。1919年在东京日本大学学习,1921年2月回国,同年8月进入北京人艺戏剧学校学习,这期间,他利用在日了解的日本侵华情况和心中积聚的怒火,创作编导独幕话剧《东道主》,揭露日本侵占旅顺、大连的罪行。这是在中国文艺舞台上,最早用戏剧进行抗日斗争的作品之一,他也成为中国最早以文艺作品投入抗日斗争的戏剧家之一。

荣誉称号

编辑

历年荣誉列表

奖项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金融信用市州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6年

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1年11月10日

中国武昌鱼美食之乡

中国烹饪协会

2013年12月8日

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5年4月30日

湖北省双拥模范城(县)

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军区

2016年7月23日

2015-2017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17年6月23日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11月10日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2020年12月25日

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区)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2年2月8日

下一篇 黄冈市

上一篇 黄石市